close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十六字載於《尚書~大禹謨》,是我國上古時期有道明君大舜傳禹王的修心之法,也是中華文化經典中記載的最早的心法,早於孔子心法與釋迦心法一千多年,被歷代明師高賢稱作十六字心法。
 
據史書記載,堯舜時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鼎盛春秋,統治者以身作則,修正心靈,文明治世,教化萬民,造就了堯天舜日,五風十雨、麥收雙禾,麒麟在野、鳳凰鳴山,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太平盛世。《四書~中庸》寫道:“子曰(孔子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讚譽了中華祖先以仁德為治國之本的聰明睿智。
 
人有三心:一是道心,二是人心,三是血肉心(即心臟)。道心也叫良心、元神、自性、佛性,是人的天賦本性(自然屬性),先天而存,無形無相,永恆不滅、清靜無為,純潔妙明。人心也叫妄心、識神、稟性、習性(社會屬性),後來而有,思善思惡,躁動不安,人喻“心猿意馬”,前兩心均屬人的精神範疇。心臟是物質體,是人體造血器官和血液循環的動力泵。
 
人心對聲色貨利的欲望追求,而產生貪嗔癡愛的念頭,極大地危害著至善本性(道心),昧天良於昏暗不明之中,使妙明道心的明度逐漸微小,如烏雲蔽日,暗淡無光,從而喪失理智,一念之差,悔恨千古,所以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此句意思是思想集中養精神,守先天一性(即道心)。老子叫抱元守一,一就是理性,所以說一者理也;元是元神,即精神。
 
允執厥中:“允執”就是平心靜氣、靜觀執守,不離自性。“厥”字虛詞,厥中:就是其中。中:是天性的所在地,精神的集中點,即祖竅。允執厥中簡稱為執中,即守性不移,如如不動,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遷不移,不偏不離‧‧‧也就是老子說的有欲觀竅,無欲觀妙,抱元守一;《心經》說的觀自在菩薩;《黃帝內經》說的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為什麼要執中、守一?因為中是人的心靈自性,是宇宙靈源一本散萬殊的“一”,這個小真空、小宇宙,能通天徹地、通曉人生、社會、自然萬物的真理。《易經~文言傳》有“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美之至也。”概括了周文王修正心靈的真實體會。
 
“黃中”是人的天性的別名,是真空之子,生於天地先,位居天地中,是人的生命能源,一身之君,主宰人的一切功能,道家叫黃庭。黃中直通理天能源,所以叫黃中通理。執中精一,獨守黃中,參悟宇宙自然育化天地萬物、萬物回歸自然的原理,就是窮理盡性,窮神知化。人的理性與自然真空理氣合而為一就叫作天人合一。所以古聖賢才說:窮理盡性達天命,執中精一萬法通。
 
十六字心法是上古明君明心之法。三教聖人立教傳法皆以明心為本,法有差異,所以說萬法一理,明心為萬聖之綱。先聖大德為後代子孫,指明了一條正心修身、通達自然真理的光明大道,樹立了純潔心靈、文明精神的光輝楷模。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