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尊崇孔子,又博採諸家學說,成為先秦百家之學的集大成者。荀子跟孟子相反,著重發揮了孔子學說中“禮”的方面,並提出“性惡說”,強調禮、法的功能。他的“禮學”體系的建立,使儒學具有了可操作性,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實際奉行的政治學說的基礎。

迴避無謂的爭鬥

荀子說: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

經常有人為了某事爭執不休。雙方都認為自己肯定是對的,錯的一定是對方。如荀子所說:“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既然我是對的,為什麼對方堅決不認錯呢?這就讓人納悶了。由此還會引發對對方智商和人品的懷疑:“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我確實是對的,他確實是錯的,我肯定是一個聰明人,同時也是一個好人,他明明有錯卻不肯承認,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要麼他是一個糊塗蟲,要麼他是一個小人。我會對一個糊塗蟲或小人讓步嗎?不會。為了證明我是對的,我會毫不吝惜口水,甚至不惜大動干戈打上一仗。

世界上的爭鬥,無論是小的爭吵還是大的戰爭,通常都是這樣“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引起的。爭鬥的結果如何呢?無非弄得心情不爽、人際不睦、事情不利、家宅不安而已。

所以,一個聰明人絕不會執著於所謂對錯,他會謹慎地迴避無謂的爭鬥。其要點有三:

第一,永遠不說“你錯了”。

在人際交往中,破壞力最強的莫過於這三個字:你錯了。它通常只會帶來一場不快、一場爭吵,甚至能使朋友變成對手,使情人變成怨偶。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固執己見的毛病,都具有武斷、固執、嫉妒、猜忌、恐懼和傲慢等缺點,所以很難向別人承認自己錯了。即使明知有錯,也絕不會輕易認錯。所以,當你對一個人說“你錯了”時,必然撞在他固執的牆上。既然如此,又何必說“你錯了”呢?又何必把所謂“正確”硬塞給他呢?

十九世紀的英國政治家斐爾爵士說:“如果可能的話,要比別人聰明,卻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聰明。”所以,永遠不要試圖這樣做:你的確錯了,不信我證明給你看。這等於是說:“我比你更聰明。我要告訴你一些事,使你改變看法。”

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證明對方錯了,都無疑是一種挑戰。這樣會揭起戰端,在你尚未開始之前,對方已經準備迎戰了。

假如對方真的錯了,你必須讓他承認並糾正錯誤,也應該迴避“你錯了”或類似的詞語。你有必要運用一些技巧,使對方察覺不到“你錯了”這三個字。“必須用若無實有的方式教導別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記的。”

四千年前,古埃及阿克圖國王在一次酒宴中對他的兒子說:“圓滑一點。它可使你予求予取。”換句話說,不要對別人的錯誤過於敏感,不要執著於所謂正確的意見,不要輕易刺激任何人。

如果你要使別人同意你,應當牢記的一句話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永遠別說你錯了。”

第二,別把時間浪費在爭辯上。

爭辯的唯一好處是使時間過得飛快。可是當你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時,這種好處就變成了損失。

爭論的結果通常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你贏了,還是輸了。為什麼?如果你把對方的論點攻擊得千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處,那又怎麼樣?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你因此得到了一個敵人。

所以,卡內基說:“在爭辯中獲勝的唯一秘訣是不要爭辯。”

第三,把問題交給時間解決。

如果有的問題很重要,不能輕易了之,該怎麽麼呢?對此,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手法是“把一種面臨爭辯的事情暫且擱下”,即採用拖延戰術。這無疑是避免爭吵的有效方法。

有一位大公司的經理,常常收到代理商的投訴信。這些投訴通常無法解決又不宜拒絕。他的應付方法是,把信塞進一個寫著“待辦”字樣的文件櫃。他說:“應該立刻予以答覆,但我明白,如果答覆就等於和他爭辯,爭辯的結果不外是對人說‘你錯了’,這樣不如索性暫時不理。”

事情的最後結果如何?他笑著回答說:“我每隔一段時間把這些‘待辦’的信拿出來看看,又放回文件櫃去,其中大部分信件在我第二次拿來看時,裏面所談的問題都已成為過去或已無須答覆。”

時間能解決很多問題,許多事情也只能交給時間解決。這就是將問題擱置的理由。

第四,隨時準備被人說服。

在複雜多變的世界面前,我們都是那個寓言故事中的瞎子,在摸一頭大象~~摸到一條大腿,便以為是一根柱子,摸到一只耳朵,便以為是一把蒲扇。然則,假如有誰知道“大象”是一根“柱子”或一把“蒲扇”,已經算得上一個高山仰止的大天才,通常我們只是用指尖接觸到一點,然後憑想像解釋真相,難免錯謬百出。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我們的情緒會影響對真相的認識。面對同一件事情,心情不同,我們的看法便截然不同。做錯了事情,挨父母批評,沒有問題,因為我們愛父母;挨老師的批評,問題不大,因為我們尊重老師;若是一個陌生人對我們說三道四,就有問題了,非得爭個方圓長短不可,打上一架也無所謂。同樣是做錯事情,同樣是挨批評,為什麼我們的反應大不一樣呢?無非是心情不同罷了!

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對事物的所有認識都有偏見,我們的所言所行都離正確相去甚遠。所以,當我們發現別人的意見跟自己不一樣時,我們不要急於下結論:我是對的,錯的是別人。要時刻牢記,我們自己也可能犯錯。這樣,我們就不會一門心思考慮如何說服對方,就會認真傾聽對方的見解,並隨時準備被對方說服。

絕不要只因為對手站在正確的一面,你便固執地執迷不悟,死守錯誤的一方。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毛病而吃盡苦頭。其實,被對方的正確意見所說服,並不能說服我們的愚蠢,恰恰能證明我們的明智。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對我們的人生成長大有好處。

第五,以深沉的度量容納他人。

在生活中,也許我們能在意見不合時保持理智,謹慎地迴避爭鬥,但並非人人都能如此。有些人自作聰明,自逞其能,即使我們迴避爭鬥,他也會挑起爭鬥。這時候該怎麼辦呢?為了避免捲入無聊的紛爭,最好的辦法是無限放大自己的度量,使挑釁者的矛頭刺不到底,使中傷者的冷箭射不到邊。

唐朝明相婁師德就是一個極有涵養的人,他出身寒微,但能文善武,征吐蕃,八戰八捷;搞屯田,積穀如山,因政績卓著,屢獲升遷。但他不驕不躁,待人溫厚。有一次,他與同朝大臣李昭德同行,因為體胖走不快,差點遲到。李昭德怒氣沖沖地說:“都是你這個鄉下佬耽誤了我的時間!”婁師德聽後非但不怒,反而笑道:“我本來就是鄉下佬嘛!”

婁師德有個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將要上任前,婁師德把他叫來,囑咐道:“兄弟啊,你知道我沒有多大才幹,但是已經當上了宰相,這已經很讓人嫉妒了。你現在又當上了代州刺史,我們佔據的位置已經太過分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嫉妒我們。我們要怎樣才能保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而不失孝道呢?”

弟弟回答道:“從今以後,就是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臉上,我也不敢有所怨言,只是把口水默默地擦掉就是了。我會這樣強制忍耐,以免大哥為我擔心。”

誰知婁師德一聽,立即搖頭說:“你所說的,正是我所擔憂的啊!”

弟弟不解地問道:“難道這樣做還不夠好麼?”

婁師德語重心長地說:“人家朝你吐口水,肯定是你做了什麼事觸怒了他,如果你把口水擦掉,就表示你厭惡他、對抗他、頂撞他,這無異於火上加油啊!不如不擦掉它,讓口水自己乾掉,用笑臉來承受一切。”

弟弟神色一凜,恭敬地說:“謹受哥哥的指教。”

婁師德為官三十年,一直忠心秉正,大度為懷,他不僅把自己的工作辦得很妥貼,還舉薦了不少賢才。他向武則天大力舉薦狄仁傑當宰相,並獲批准。狄仁傑不知此事,很有些瞧不起他,常常讓他去幹一些苦差事。婁師德毫無怨言,每次都辦得妥妥貼貼。武則天看不過意了,有一次就故意問狄仁傑:“你看婁師德這人怎麼樣?”

狄仁傑說:“他做一個將軍,小心謹慎守衛邊境,還不錯。至於有什麼才能,我就不知道了。”

武則天說:“我看他還很善於發現人才呢!”說罷,拿出婁師德推薦他的奏折給他看。狄仁傑看了,慚愧不已,連連嘆道:“婁公賢德,我竟然一無所知,比起婁公來,我實在差得太遠了!”

婁師德的超常度量,屈己讓賢的胸襟,使他在險惡的官場環境之中,始終被人信任重用,被尊稱為“長者”,立身不倒。這正是他大智若愚之所在。

有一位哲人說:“重要的不是對和錯,重要的是我們從正確中得到了什麼和從錯誤中失去了什麼。”對錯本身的價值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大,我們所得到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如此,何不放棄對正確或錯誤的執迷,而追求理想的結果呢?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