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道求真方寸來,

忍辱無怨心敞開,

智慧源源如泉湧,

勝似寶穴萬貫財。


魚兒逆水向上游,

修道持心逆水舟,

花落流水歲月去,

流落之方空回首。


修行在於誠,誠則專,專則成。

無論是在儒、道、釋中的何派教,修行同樣要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無益於修行,閉關再久終究要出關走入人群印驗所悟。


「性淨之理,目之為法,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法者乃依法而行,依法而行不外乎就是戒、定、慧的實踐。


所謂戒,就是戒律之行,

它涵蓋了二種意義,不談玄,只談實際面那就是: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煅鍊正確的工作習慣。


生活就是一種隨緣成就一切菩薩行,

而菩薩行正是能利益社會或一切有情眾生的行為,

每一菩薩都是具體的學習方向,為了完成菩薩境地,

就得具足能力,而每一種能力都得紮根在好的生活習慣;

世事本無常,災禍隨時都可能常臨在生活中,

因此,戒,就成為生命的護法神,亦為生存之要素。


談戒,就離不了五戒。

戒殺是為了培養仁慈之習慣,悲天憫人乃修行者應有的人生觀;

戒盜是為了確立無貪和知足之生活態度;

戒邪淫乃是養成健康之心志力量,讓精氣神得以專注以養清明氣爽;

戒妄語是為了維護心平氣和與良好之人際關係,

才能去除傲慢心並廣結善緣;

戒酒乃是保持清醒之思考能力,以斷迷失。


所以持戒是在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明明白白的體悟大道之行,

打開慧門,知「無所求」的人生,是快樂、幸福,是智慧。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

理將俗返,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

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

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


生活的本質是實現而非需索。

實現的人,處處充滿豐足、喜悅、光明和感恩的氣息;

需索者總是饑餓和匱乏,不知感恩就沒有喜悅。

實現的生活,一切具足,需索的心處處貧乏。


無所求就知道「空」,亦是放下,覺悟到能把一切虛幻放下時,

就能夠開始真正去實現自己,顯現自己的自性「如來」,

這就是圓滿的人生,這是真空妙有的初步,

接著更要把這圓滿的人生分享於周遭一切有情眾生,

從佈施中實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行,

能實踐至此,即已進入真空妙有的第二步,

修行透過不斷的在真空與妙有中提昇自己,法行不間斷,

最後徹悟而証入如來境地。

  

 

引用 : 文生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