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非常重要的事 ,
譬如在 《 易經 》的六十四卦裡 , 每一卦都有兇有吉 ,
唯有 「 謙 」 卦沒有凶 , 只有吉 , 是最好的一卦 。
因為謙能夠讓 , 讓就能夠虛 , 虛才能夠容 ,
也就是能夠包容所有的人 。
一個人如果能夠懂得退讓 、包容別人 , 也就是所謂的虛懷若谷 ,
便能夠接納百川 , 得到各方面的好處 。
所以 , 能夠虛心傾聽他人意見的人 , 一定也能夠尊重所有的人 。
如果一個人沒有謙虛心 , 那就會自以為是 ,
兩隻眼睛像長在頭頂上似的 , 怎能看得到別人呢 ?
因為他看到的只有天 , 就會傲慢無禮 。
傲慢無禮的人會因輕視而傷害到別人 ,
但是同樣的 , 他也會不受歡迎而被孤立 ,
因為他不接受人 , 別人自然也不會接受他 。
謙虛的確是很重要的 , 但是要做到卻相當不容易 。
因為一般人通常只看到別人的缺點 、問題 ,
看到別人對不起自己 、別人不足的部分 ,
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 , 貢獻比別人多 , 常常都是在肯定自己 、否定他人 ,
對自己的要求也總是比較慈悲一些 , 像這樣的人怎麼會懂得謙虛呢 ?
基本上 , 人都是凡夫 , 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缺點 。
所以 , 我們要先檢討自己的缺點 ,
再看看他人有沒有什麼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 ;
檢討自己過去有哪些應該做好卻沒做好的 , 或是不應該做錯卻做錯的 ,
對這些事情都應該要心生慚愧 , 並且積極改進 。
改進的方法 , 就是對未來要有悲願心 ,
所謂悲願 , 就是希望自己從此以後要為家人 、為眾生 , 奉獻服務 ,
帶給他們利益 , 讓他們得到關懷照顧 , 得到幸福快樂 。
有了悲願 , 就會感覺到自己的不足 , 發現要學習 、努力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
其實學習的機會俯拾皆是 , 所謂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
三個人在一起時 , 另外兩個人一定有自己能學到的東西 。
何況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裡 ,
對外的接觸面相當廣 , 接觸的人很多 , 一定有東西可以讓我們學習的 。
他們的表現如果是正面的 , 就學習他們的優點和長處 ;
就算是負面的 , 也可以學習如何避免自己像他們一樣犯錯 。
少批評他人 , 多檢討自己 , 向他人學習 ;
對過去要有慚愧心 , 對未來要有悲願心 。
如果能有這樣的心態 , 我們就能成為一個非常謙虛的人 。
歡喜緣 自在聚 黎蘋
本篇文章摘自 ~ 聖嚴法師 情緒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