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怒哀樂由心生,
功名利祿迷本性,
般若修來心澄清,
遠離顛倒出苦境。
「心」的範圍是無遠弗屆的;「心」的力量亦是不可思議的,念力所及一一呈現是心之用也。
人生的喜怒哀樂,人生的過去或未來,都可在心的運作下出現,當病苦、窮苦、勞苦、老苦紛至沓來,可以藉由心的轉變、想法的調整而能忙的快樂、累得歡喜、老得有尊嚴。
換個念頭,選擇積極的一面,用美善與向上的態度,自可去除埋怨心而甘願受,
人生宿世輪迴,皆承業而來,身軀肉體依賴大地萬物以活命,那有不病、不痛之理,
用心體悟此道,就能放下那心頭的不甘願,自然能歡喜勇於面對,有此人生觀,則日日是好日,時時是自在歡喜的。
心經云:「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無罣礙,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所以說,心可以使之煩惱、憂愁,亦可使之歡喜自在。
人是有情動物,而「有情」中最高尚的是「情操」,是精神層次的提昇,它屬於心靈的光明,包括了人格修養、道德生活、藝術創作、宗教信仰‧‧‧‧‧‧等,
然而,人原本具有這種精神層面的情操,為何生活會是如此的不安,是因被外界物質所污染,
一大堆的垃圾一直往各自的心裡存放、堆積,所以失去了心靈的光明與寧靜,修行就在於找回放失的本心,清除心中的垃圾也。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