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不迫,心平氣和”的處事方法和心態是在料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到來之時;不知該如何處置,正處手忙腳亂之中,遇到不順心時該發脾氣,一陣暴風驟雨即將來臨,恰在這時,反倒有條有理,不動聲色,有一種閒雲野鶴的悠然。它還是大悲大喜之際的寧靜與大悲之中的穩健。你能做到嗎?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種風度,百姓王侯都能接受,上交不須獻媚,下洽沒有隔閡,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交際的方便。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中心境,胸中印有松風水月,花香與鳥鳴會很自然地湧入心間。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恬靜的享受。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種哲學,或者説是一種“大道”洞悉怒火中燒的可怕,暴跳如雷的可憐,趨炎附勢的可悲,小人得志的可笑。它將人的情感之河的堤壩豁開,與周邊保持一個高度,誰也不會淹沒誰,它將人可怕的怒氣稀釋,不至於血壓升高,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保證人身健康的安全。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種品格,是初見者欣賞,久識者信任。友誼一點點增多,怨尤一點點減少。假如機遇是一種燕子的話,心平氣和為它搭出了鬆軟的窩,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無形的成就事業的財富。
然而,農夫容易做到從容不迫,心平氣和,獄吏卻很難;窮人容易做到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富人卻難;落魄容易,得意難;垂暮容易,少壯難;閒時容易,忙時難;愉快容易,煩悶難;,,。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可以積累這麼多好處,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因此當修道之人不知從哪裏入手調理人生時,禪宗的師父告訴他們;從煩惱入手。不打破煩惱,哪來的清風朗月?為從容不迫,心平氣和設障的,恰是煩惱,煩惱多的人大多數不會在處事中,從容不迫,心平氣和。
因此靜坐的人把心平氣和作為一種修煉的目標,達到了心平氣和,呼吸均勻,似有似無,離修成就不遠了。
跟叱吒風雲,排山倒海相比,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什麼也沒做。人生的奧妙就在於此;跋山涉水尚可做到,無為反而很難,這樣的“無為”恰恰又是大的作為。
唐人杜荀鶴有詩一首正好説明其中的道理:
《涇溪》
涇溪石險人謹慎,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
時時聞説有沉淪。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這樣寶貴,但要做到的確很難,這就要求人們;一是讀書學習不斷增加知識素養。二是嚴格要求自己在實踐中去實行。
你要事業有成嗎?家庭和諧嗎?人際關係融洽嗎?這就要問問你;你能做到;“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嗎?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