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兩次來到齊國勸齊王行仁政而不被採納。當孟子第二次離開齊國時,齊國的尹士對孟子的學生高子說:“不知道齊王不能成為商湯、周武王那樣的君主,那就是不明智;知道齊王不可能,然而還是到齊國來,那就是為著祈求好處。不遠千里的來見齊王,不相投合而離開,在晝邑住了三夜才走,為什麼這樣滯留遲緩呢?我對孟子這一點很不高興。”高子把這番話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尹士哪裏會知道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的來向齊王闡述王道,這是我自己願意的;勸諫沒有成功而離開,難道也是我願意的嗎?我是不得已罷了。我住了三夜才離開晝邑,在我心裏還是覺的太快了,心想齊王或許會改變態度的,如果他召我回去,我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機會。等到離開了晝邑,齊王沒有派人追我回去,我這才毅然下定決心走。我雖然這麼做了,難道肯捨棄齊王嗎?齊王還是完全可以行善政的。齊王如果行善政,那豈只是齊國的百姓得到安寧,天下的百姓都能得到安寧。齊王或許會改變態度的!我天天期望著他能改變!我難道像那種氣度狹小的人嗎?向君主進諫不被接受,就怒氣沖沖,臉上顯露出不滿的表情,離開時就非得拼盡一天的氣力趕路,然後才歇宿嗎?”

尹士聽了這話,說:“我真是個小人啊。”

孟子聽說齊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第三次趕到了齊國,再次向齊王闡述王道,終於使齊王心悅誠服的放棄武力而選擇了仁政,阻止了即將發生的戰爭,使百姓得到安寧,齊國得到大治。

孟子周遊列國,弘揚道德和仁政的主張。他對學生說:“如果關愛別人可是別人卻不肯親近,那首先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夠不夠?如果勸諫別人,可是沒有成功,那就要反問自己,自己的智慧夠不夠?如果有禮貌的對待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的回答,就要反問自己,自己的真誠夠不夠?當行動未得到對方相應的反應時,不要埋怨別人,首先應當反躬自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當學生問孟子為何能夠不卑不亢、不畏權貴時,孟子回答說:“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

孟子認為,人們的差別不在於富貴貧賤,而在於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能否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回歸人善良的先天本性,才能不為任何外在物欲所迷惑,這需要個人的立志和持之以恆。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