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煩惱與菩提,皆是一心,本無自生,能轉煩惱為菩提,即是轉識成智義。”這是禪宗的主旨,也是禪宗的最高境界了。
 
《金剛經》有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執著妄念,煩惱即是菩提。就好像六祖聽完童子在念叨的無相偈後,言下開悟,識自本心,即見本性。很快得到師父的印證。至於說,煩惱即菩提,在現實生活中具體有何意義。
 
壇經中,六祖慧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 “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菩提是覺醒、開悟、智慧的意想;煩惱是迷惑、愚昧、困擾的意思。悟了是菩提,迷中是煩惱。煩惱和菩提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心的作用。
 
如果心中有分別、執著、計較的念頭,就是煩惱;反之,雖然心仍然照常活動,照樣起作用,但是沒有自私自利的分別、執著與計較的念頭,就是智慧。
 
多數人因為執迷不悟,才出現了煩惱、困惑等等,各式各樣不好的心情。其實這些都未曾離開自心的感受,不知不覺之中就出現煩惱。有時現之於色,有時藏之於心,有時候,無明一動,什麼也不知了。無明一作怪,就糊塗了。所以煩惱是障道的因緣,修道的絆腳石。
 
話又說回來,不能沒有煩惱,為什麼?因為“煩惱即菩提”。俗話說的好:“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若懂得用,煩惱就是菩提;若是不會用,菩提變成煩惱。
 
譬如菩提是水,煩惱是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同體,沒有什麼兩樣。寒時,水結成冰;熱時,冰化為水。換言之,有煩惱時,水結為冰;無煩惱時,冰化為水,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正如《維摩詰所說經》稱道之“一切煩惱為如來手中” 。
 
若無煩惱磨練,不但難發大心,縱小有成就,一遇環境逼迫,即隨境轉。如二祖之立雪斷臂,六祖之賣柴舂米,憨山之為法入獄,乃至或行乞執役,或燃指燒身,或捨身飼虎,如此之例,不勝枚舉,無一不從艱難險阻中磨礪而來。
 
所逆行,何能返本?逆行之道,不獨學佛為然,一切事事物物,莫不皆然。如劍不磨,則不利: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人無堅苦卓絕之逆行,何能創濟世利人之功業。由此可知煩惱之火,即菩提之因。
 
唯處於暗,故生求明之心。唯其煩惱,故生厭離煩惱之心。釋迦佛當日,因見生老病死苦,方立不斷八苦不回王宮,不成正覺不轉法輪之願。乃至更歷五年訪道,六年雪山,一麻~麥之苦,方得圓滿菩提。而眾生在生死煩惱苦海之中,執迷不悟,不但不能認煩惱為善知識,而且在煩惱中造煩惱。
 
學佛人眼光要遠,心量要大,不可貪求小利,不可固步自封。須知不能大捨,即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即不能大樂。
 
故儒家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見不但學佛如此,即世法中欲負大任,亦須久經磨練,深研苦思,方能成功。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不但化煩惱為菩提,且能化度一切矣!

 

 

引用 : 文生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