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國維治學“三境界”說,盡人皆知。

所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界也”,

不過是說欲成大事業或大學問,必須選好起點、勤下功夫、終得成就而已。

相比起來,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

提出治學“三境界”,似乎更能讓有志於學的人刻骨銘心。

 
孔子治學“三境界”,即《論語》開篇那三句話。

第一境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即能夠感受辛勤學習溫故知新之樂。

 
學習本來並不是一件人人會天生感到愉快的事。

吳慶坻《蕉廊脞錄》講過一件事。

海寧人梁履祥平生篤信朱子之學,案頭放著朱熹的文集,每日“正襟循覽”。

學生問他說:“你這樣苦學,何時才能到達‘悅’的階段呢?”

他回答說:“即學即悅。”

等於說,一拿起書來就會感到快樂。

他又說:“君之不悅,正坐不學。”

意思就是不經歷學習的過程,

不但無法體會學習的快樂,而且會給自己造成不快樂的根源。

這個觀點,符合實際。

 
《論語‧雍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本來是教人潛心學習的意思,反過來,也可以用這句話來解釋學習之樂。

這種境界,比“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深入。

它早已飄下高樓,“獨上天涯路”跋涉去了。

 
第二境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即能夠感受朋友之間切磋批評之樂。

 
《論語‧季氏》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的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從何而來?

我看,不僅來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熱情,

更多的則來自他尊重批評、盼望諍友,來自他“過而能改”的人格魅力。

 
“朋”之難得,究其原因,從主觀方面說,就是對批評所持的態度。

所以,是否真心歡迎批評,

尤其有了一定成就之後能否繼續真心歡迎批評,就成為治學的第二境界。

進入這種境界,比“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深厚。

這一步跨出去,人的胸襟氣度眼界視野就會發生質的飛躍;

這一步跨不過去,治學很難有什麼大成就。

 
第三境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能夠感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之樂。

 
如何對待“人不知”,實質上是一個如何對待名譽地位利益實惠的問題。

真正的知識分子,絕不會一天到晚揣摩如何出名牟利,

如何升官發財,走什麼路子,討誰人歡心,

也絕不會看不見“粉絲”追捧自己就大叫寂寞難受。

 
《論語‧學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憲問》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論語‧里仁》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可見,孔子認為“人不知而不慍”,是治學的最高境界。

進入這種境界,

比“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深邃。

或許沒有所謂繁華,卻可享受“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寂寞。

有人討論今天何以很難出現“大師”級的人物,

我看,過不去“人不知而不慍”這一關,恐怕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辛棄疾有個朋友鄭汝諧,寫過一本《論語意原》。

他說《論語》首章“此數語,蓋孔門入道之要”。

他又說:“三千之子所以依依於洙泗之上,

雖患難窮困,不肯捨去者,蓋深造此境,熟知此味也。”

孔子提出治學“三境界”,確實是每一個有志於學的人“入道之要”。

既然如此,弟子們整理先師言行,

把這三句話寫在《論語》最前面,也就理所當然。 

 

 

引用 : 文生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歡喜自在的~黎蘋 的頭像
    歡喜自在的~黎蘋

    黎蘋的甜橘藝術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