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論心談境話明月,
心空境寂紛擾滅,
奈何平地波浪起,
全是自擾生諸業。
世俗中,紛紛擾擾之事很多,然,
這些紛擾並非來自於事本身,而是人心之變動所起,
修者既已入修門持修,應有另一種境界看待事物,
應用心用到心與事合而為一,能達此修行,已是心外無事,事外無心了,
這種心境才是真正修行得力的開始。
一般而言,凡間世人都是處在事情和心分離的狀態,
所以有紛擾、有煩惱,以致無法了解自己,無法真正的了解他人,
如果心和事合而為一,
就能對自己了解得清清楚楚,對於外在的事物也能清楚明白。
心境如大海,要海面無浪是件不容易的事,
除非海變成琉璃、水晶,才不被風吹起浪。
心就是如此,若因定力不足,必會受到境風之擾動。
心如海面的水,外境如風,
只要風一動,水就起波浪,一起波浪,就開始迷亂,混沌不清了。
又如一泓湖水,若遇沒風的寧靜秋夜,
水平如鏡,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便會被看得清晰明亮,
如果水面上有了風,或用手去撥動水面,
此時水中的月在波動的水波中漸模糊,混沌不清了。
今生有此機緣入修門持修,要讓心越平靜,越不受外境干擾,
心能定,一直到達像水晶、像琉璃那樣的清澈,
心境則如平靜湖,亦不受外境風擾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