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是德孝為先,
誠心禮佛在眼前,
孝敬父母長慧命,
自得光明福祿全。
世風日下,人心已被物慾所掠奪,
「孝敬」二字似乎已離現今文明科技時代甚遠矣,
是故,道德心式微,已然不知體會慈母懷胎之苦、哺乳之恩者與日俱增,
真是悲也,更是人類之不幸也。
殊不知,眾生只貪求眼前之享福,
而不願付出誠心去孝敬父母,最後總是自食惡果,
盼世人能知慎終追遠,謹記父母劬勞之恩。
今特敘一段往昔事來醒悟有緣,
好好珍惜父母健在時,知孝敬,承歡膝下,共享天倫之樂。
昔日,宋朝大觀年間,
有一太學生名叫羅鞏,父母親於二年間相繼去逝,
無奈兄弟之間互相推諉,彼此皆不肯擔待父母的後事,因而棺停屋中,
可憐父母二年之久不能入土安葬。
有一天,羅鞏赴京應考,
當時在京中有一 關帝廟,相傳很靈驗,香火鼎盛,
羅鞏為了光明前程,也來到廟中焚香叩頭,誠心祈求 關帝君的庇佑。
就在當夜,羅鞏於睡夢中,忽見 關帝君指著他父母棺柩說:
「孔夫子論孝道,曾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現在汝之父母去世很久,還未安葬,乃大不孝,
冥司記上極大重罪,惡報難逃,還問前程,不如早日回鄉吧!」
羅鞏聽了,相當不服氣地說:「我哥哥為何不負責任?
倘若有罪,應歸於他,冥司怎可記在我的頭上呢?」
關帝君大怒道:
「你是一位儒者,讀孔孟之書,當明禮知義,知而不行,罪加一等。
你哥哥乃碌碌愚人,不足深責,豈可把責任推在他身上呢?」
羅鞏一覺醒來,心中惶恐,急忙僱舟返家,途中竟覆舟而溺斃水中。
執迷不悟,罪報現前,勸世人當即時醒悟,莫把「孝順」二字當成耳邊風,
切記:
不知孝敬父母,求神問佛無益也。不知孝敬父母,想求其功名,奢求也。
不知孝敬父母,而曰之求道修身,是捨近求遠,徒勞無功也。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