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都是原來佛,只因迷或悟之別。迷者為眾生,悟者則為聖賢菩薩,所以說,人人本有一顆清淨心,都因一念之差,及累劫輪迴之遮蓋,遂把清淨染濁了,光明、善良的本性蒙塵了。在此世風日下的末法時期,尚有一點慧燈光明者知道習道修行,藉由諸佛聖賢與善知識的啟迪,或讓失去的光明體,一步一步的找回來,或精進於修道、行道中了脫業障。
如此的藉由一切法、一切律來沉澱外放的心,走入修養心性之路,志在尋回本來,過程中不斷的革除血肉之心所具有的貪心、瞋心、怨心、痴心,以及種種脾氣,使這血肉之心漸漸淡化對外境人、事、物之執著。只要心志不變,初發心不移,自有見本心之日。
四書中庸篇如是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正提醒世人,人心是善變的,變化無常,難以揣測,在一念之間即有天壤之別。世人若持續以自己血肉之心的好惡來論斷是非,恐將持續輪迴於六道而永難脫苦境,這是無智且迷昧的。
現今道場林立,修道者各依其因緣而依止習法修行,以求能「止於至善」了脫輪迴,有此因緣當求精進,使之言行念動皆合止於至善,此止於至善者乃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唯有此止於至善的向道心,才能成就道業,下化眾生,也才不致因逆境考驗而退志懈怠,堅持一顆初發心的熱度,才能跳出輪迴坑,不再為外在事、物所轉,不受三界氣數所拘。
行修之人,要覺悟「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塵世非長居之處,人身亦非永不凋落,錯過今生為人的機緣,來生落於何道、何處猶不可知。因此,必須珍惜短暫的人身歲月,在有呼有吸之際,能做好每日反觀自省,自省每天走過的路、說過的話、人我之對待......合乎於仁、義、禮、智、信否?聖賢者從平凡中來,聖賢者不二過,是經由日日的反思、觀照,日日去濁,德業與道業自能圓滿,心靈當自日益昇華。
地藏菩薩曾如是言:「末法眾生,舉足念動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是故,欲求離此罪業,必須具足恆心與勇氣,做好「每日三省吾身」的功課,在觀照中時時懺悔,則德業之修行就有如順水行舟,讓身、心、靈日益通暢、清爽。修者,今既入門行修,反觀自省的功課要確實而行,如此方可達攝神修心,精神集中,心境收攝住,不為外境所牽制,如此返璞歸真也。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