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我的利益放而放不下 , 是 〈 執著 〉;
為他人而奉獻 , 就是 〈 捨得 〉。
為他人奉獻而堅持到底 , 叫做 〈 毅力 〉, 而非 〈 執著 〉。
〈 執 著 〉是為了個人的私利 、名望 、權力 , 放不下 、捨不得 ,
老是只考慮到自己的問題 ,
畏首畏尾 、顧前顧後 , 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已 , 這是 〈 執著 〉。
當然也有可能會有這種情況 :
某人認為他的理念是最好的 、也對社會最有利 ,
於是堅持 、執著於自己的想法 。
但這是僅就他自己的立場來看 , 並不是 〈 同理心 〉。
他自己認為這個社會需要的東西 , 未必是社會真正的需要 。
比方說 :
我有一雙鞋 , 穿在腳上很舒服 , 就強迫別人也一定要穿 ,
還覺得不肯穿這雙鞋的人都對不起我 :
〈 這麼舒服的鞋 , 你居然不穿 ! 〉
這樣的 〈 執著 〉, 這樣的堅持己見 , 於現在的台灣經常可以看到 。
我對自己有這樣的期許 : 我沒有 〈 一定要完成 〉的目標 ──
當社會環境的 〈 因緣 〉許可我做 、需要我做的時候 , 我絕對全力以赴 ;
但是當環境不許可的時候 ,我也不會勉強 。
因為這個地方不行 、別的地方也許還是可以做呀 !
古人說 : 〈 達者兼善天下 , 窮者獨善其身 〉,
這裡的 〈 達 〉並不是說自己多麼了不得 ,
而是指社會環境已經 〈 通達 〉了 , 能夠讓我提供自己的力量 。
這時候 , 絕對要義無反顧 、堅持到底去做 , 就算失敗也沒關係 。
而當環境不允許 , 也就是 〈 窮 〉的時候 ,
我或許不能做什麼 , 但也絕對不會去傷害別人 。
歡喜緣 自在聚 黎蘋
本篇文章來自 ~ 大智慧過生活 聖嚴法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