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曰:“唯‘善’以為寶。
這裏的善,指的是道德意義上的善,就是善良美好、友好、親善。它是倫理道德範疇中最為一般、經常的概念。這一概念的“外化”,就是善行,就是善舉,就是對社會、對他人符合道德要求的、通常是具有有益後果的行為。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是善行,解人急困、慈善捐募是善舉,捐糧派米、贈醫施藥、興辦義學也是善舉。善舉、善行,不論大小,統統都屬於“積德行善”的範疇。
一個社會善行(善舉)越多,那麼,這個社會的道德風尚就越高,人群關係就越融洽,社會的凝聚力、親合力、向心力就越高,這個社會也就越穩定,老百姓就越喜歡這個社會。
資貧助弱,扶危濟困,散銀分帛,舉義行善,本是我們文明古國的傳統,中華民族的美德。正是這種傳統美德,為民族為國家源源不斷地增添著巨大的凝聚力。在許多的國家裡,體現同情心的最通行方式,是捐錢捐物、志願服務。
人為什麼要行善?有的學者提出了行善的“六種心態說”:一是功利原則:博取美名,沽名釣譽;二是快樂原則:樂善好施,瀟灑快樂;三是積善原則:多行善舉,業修來世;四是反身原則:惻隱同情,將心比心;五是幸福原則:德被他人,完善自我;六是理念原則:善之為善,先驗命令。
從心態、動機上去分析當然是學問家做學問的一種方法,不過,從實踐的觀點來看,也不必糾纏在行善者的心態動機上,現在有一種不好的風氣,凡是公眾人物為慈善事業作點貢獻,立即就會招來眾多的指責:“某某又在作秀了”。如此這般,實有些過分,此風一長,誰還去行善?!
所以,正常的心態是該賺錢的時候拼命賺錢(當然是要合理、合法),而該行善的時候也“大手大腳”地行善,我們不必在行善的心態動機上多做文章,只要他是真正地在行善,就應該讚賞,就應該提倡。所以,我們的社會應該要多多的提倡舉善、行善。
不過,舉善、行善說說容易,要學會真正的舉善、行善是很不容易的。為什麼?
這是因為善是與惡相對立的倫理道德。所以大凡真正的行善者,都是有良心的人,有同情心的人,都是真誠的人,是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不能真正恨惡的人是不能真正舉善的。
那麼惡人會不會有善行、善舉呢?也會有,但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天良發現”了,棄惡從善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一邊作惡一邊行善的人有沒有?有,真還不少。但那不是真正的行善,而是偽善,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因為大凡真正的行善者、善舉者都是不圖回報的。清人朱柏廬曰:“善欲見人,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在真正行善者眼中,樂善好施既是過程,又是目的,是他的人生一種追求,是美的享受,是幸福的體驗。
不過,現在有許多善,商業廣告化色彩很濃、很重,做了一點善事,就要求為企業、為個人揚名,或是要求新聞媒介吹噓一通,或是要求被施者為其留個“功德牌坊”。這種為名譽所為的善,其實也是在要求回報,其善亦是不誠的。
我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有兩種含義:一是對那些樂施好善有功者,因為他們對社會作出了較大的貢獻,社會要以他為榜樣,進行歌頌;二是大凡那些成人善事者,當他們自身有困難時,其他人也會樂於行善於他。
如果以回報作為自己舉善前提條件來理解“善有善報”,這是天大的誤解,所以,舉善應該是“不為因果而行善”的。有些人說得好,人們之所以要“積德行善”,並非積累進入天堂的資本,而只是實現了與人為善而已。我們需要的是提倡這一種境界。這是因為大凡善行、善舉都是一種“付出”,其精神更可貴。
好人不作惡,值得稱讚,但是,好人不一定都會行善,而那些行善的好人,就更該讚揚了,因為支配這種人行善的,其實是自己利益的犧牲。幫助“後進者”或不如人者,是一種時間的付出;施善錢財,是一種物質的付出;見義勇為與歹徒相鬥、相拼,則是身體甚至生命的付出。這些付出,難能可貴,在當今物欲化盛行的社會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這是因為當今要學會行善、舉善真還是不容易的事呢。譬如說,在騙子甚多的當今社會,有的人裝出一付可憐相、狼狽相,你行不行善呢?我想,是不行的,我們不能用舉善去“善”出一個“有錢人”來。也有這樣的情況,有的人本來確是舉善的對象,但是,善款多了,這些人的心也變了,不思進了,變得懶了,變得貪圖享受了,躺在善款上過日子了,這種過度的舉善失去了行善的本來意義,使被施善者走向了反面,就很不足為取的了。
所以善舉,不能助長騙子,不能助長懶漢。舉善,不僅有“度”的問題,還有質的問題:即不僅要善其物,更要善其心,而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
舉善是不是對行善人一點“好處”都沒有的呢?並不是。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對二千七百多人進行了十四年的追蹤研究,其研究課題是“社會關係如何影響人的死亡率”,他們的研究結果是:一個樂於助人,和他人相處融洽的人預期壽命顯著延長,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懷惡意、損人利己、和他人相處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
他還指出,不同種族、收入高低、體育鍛煉以及生活作風,都不能影響這個具有普遍性的正確結論。行善長壽的原因是什麼?這位研究人員指出,從心理角度看來,樂於助人可以激發,人們對他的友愛感激之情,他從中獲得的內心溫暖,緩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慮。
從免疫系統角度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於人體免疫系統。反之,如一個心臟病常常發作又對他人懷著敵意的人,其心臟冠狀動脈堵塞的程度就越大。再如處處視別人為敵的人,往往一觸即發,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壓升高,甚至釀成任何藥物都難以治癒的高血壓。
所以,行善有助強化人的免疫系統,調節身心“合二為一”,有利健康長壽。 我想,這也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善有善報”吧!
總之,善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多做一點減輕他人憂愁、痛苦或是增進他人快樂、幸福的事,而且舉善,應該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人人都應當為社會為他人積德行善,哪怕僅僅是力所能及的一點小小的善事,如果一個社會“舉小善”成為風尚,離“大同”也就不遠了。
引用 : 文生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