諄諄教誨著金篇,
字裡行間皆良言,
勸化眾生慈心抱,
遵行孝義效古賢。
清貧不移孝椿萱,
終日勤勞無怨言,
反哺雙親本子職,
蒼天感應子孫賢。
「孝道」,永不變的道理,也是永不滅的正道。
在今日道德日沒,親情日薄,所以天下亂矣。
飲水思源,大家都能朗朗上口,但真心而行者有幾何?
人稟陰陽生,父精母血而成,飲水知思緣,世上最重父母恩,
母愛的偉大,猶如浩瀚無垠的大海,更似無涯蒼穹,
她如春風般的呵護,更如日霖滋潤萬物。
多少古哲先賢,有誰不是來自慈母懷抱,含莘茹苦照拂下,
孕育了多少佛子,多少聖賢,延續生命,繼起未來,
更為倫理道統作了無言的見証,功不可歿。
「人欲養而親不待」,多麼無奈與感傷,
但,世人之通病,不知珍惜相聚時,總是讓生命凋零之後才來空遺恨。
「祭之豐,不如養之薄」,與其靈前祭品豐盛,不如平日孝心一顆,
古今証道者,大都是有著赤誠行孝的心,
因這些証道者已能體悟人本之源,所以誠心而力行孝道,又得上天垂護,孝而感動天,
因而福祿天賜來,子孫代代賢才出。
端正社會風氣就從發揚「孝道」做起,
知孝者,其心與行自然能合乎於倫理正道,
人人之言行舉止都能持有一顆赤誠的心,社稷的風氣自能回歸正道,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