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聖先賢的智慧不是一般人想當然的那樣簡單,對此沒有一種虛心接納的態度就不可能獲得。聖賢人勸人為善,絕不是僅僅出於善良的願望,更不是唱冠冕堂皇的高調。


在聖賢人那裏,最高的德行和最高的智慧是完全統一的,正如孔夫子所說:“擇不處仁,焉得知(智)?”從事思想道德教育的人須要明了:首先要虛心學習聖教,依教修身,開啟自己的智慧,獲得豁達自在的人生;繼而開啟被教育者的智慧,促進社會的和諧美滿。

古聖先賢智慧的精深處固然妙不可言,但淺近處卻是人人可以理解。那麼這究竟是怎樣一種智慧呢?淺要地說,就是正本清源。聖賢人總是從因果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造因時慎之又慎,在解決問題時,也總是力圖從根源上解決。

《周易》說:“君子以作事謀始。”《黃帝內經》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論語》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大學》中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由此看來,聖賢之道並不複雜,這是人人都懂得的常識。

但是當人們面對複雜的社會人生現象時,往往就不能明瞭其中的因果關係了。學習聖賢之道可以讓人將複雜的因果關係了然於心。

複雜事物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極其簡單的起因。《老子》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智慧的人總是在細微之處就謹慎行之,不讓問題產生。產生了問題再去解決,已經不是上上之策了。

可是現代一般人不懂,往往是‘因’上不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解決問題上了。重法治輕德治就是這種偏頗的體現。實在講,法治好比是醫藥,是病產生以後才用的,德治好比養生和預防,可以讓病不來。兩者比較,是病不來好呢?還是病來了治療好呢?

《孫子兵法》中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現代許多人往往倒果為因,看到社會產生道德敗壞的問題時就認定這是法制不健全帶來的惡果。這種見地極其荒謬,就好像醫生把病因歸結為缺乏治療一樣。

當然,現代社會法制建設的確非常重要,因為病已經來了,社會道德已經敗壞,此時道德教育的確有些遠水救不了近火。這就好比洪水來了,只能嚴防死守。此時去治理上游的土地沙化,退耕換林,無法救眼前的燃眉之急。但是,洪水過後該如何呢?總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由此可見,對付洪水的上上之策還是嚴防死守。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這是聖賢人“無為而治”的高度智慧。一切從‘因’上著手,順應天道,自然就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成果。

聖賢人看出,無論是個人、家庭還是社會,一切問題根源於人的欲望膨脹。膨脹的欲望會障礙智慧,導致人們作出種種錯誤的抉擇,這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利令智昏”。所以,一切聖賢都叫人節制欲望。

現代人往往多受西方理念的影響,用滿足欲望的方式解決問題,一味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殊不知這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因為人的欲望會膨脹,其速度遠遠大於物質生產的發展,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欲壑難填”。

這也就是當今為什麼物質生產空前發達而人們的危機感卻日益深重的原因。聖賢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把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放在了首位。

這種理念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真正落到實處卻很艱難。不過我們應看到,在古代聖賢人主政的社會裏,社會風氣的確得到了淨化,的確出現過“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昇平景象。這是因為聖賢人不僅能夠把握總體原則,還有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確實顯示了智慧的體用圓融,理事無礙。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是總原則。如何落實呢?要仰仗教育,即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教學的落實一定是從小兒教起,不僅要培養孩子的正見和善心,更要一點一滴落實在處世、待人、接物的日常行為上。

那麼正見、善心和善行從何處開始培養呢?聖賢人教我們從孝道開始。《論語》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以孝道為本,體現了古聖先賢“修齊治平”的大智慧。

現代人通常不強調“孝”,而是強調“愛心”。表面上看,愛心似乎比孝道更加博大。但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孝道的培養才真正體現大智慧。

現代人講的愛,含義很雜,並不全善。愛情、愛好、愛子女、愛寵物等等都叫愛,但這些都是屬於私欲的愛,不能算作善。父母對子女的愛似乎無私,但這是一般動物都俱備的。連子女都不愛,那是禽獸不如;但愛子女卻還談不上道德境界。

而孝道就不一樣,動物中幾乎找不到孝子,這是人高於動物的地方。淺層次的孝道儘管侷限於父母雙親,並不博大,但這恰恰是善的發端,一切的善以此為基礎。正所謂“百善孝佔先”。試想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能真愛別人嗎?能真愛國家嗎?

當然,孝道並不是一般人理解的一味順從父母和照顧父母的生活。作為聖賢教育的核心理念,孝道的含義極其深廣,從養父母之身,到養父母之心,再到養父母之智,並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終將愛擴大到全人類,即所謂“大孝於天下”。

道德的至高境界,也就是孝道的圓滿。古聖先賢不遺餘力地宣揚孝道,從小兒教起,這是古代社會成為“禮儀之邦”關鍵所在。

聖賢人總是從根源上看問題,也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孝悌之道落實了,家庭就和睦,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社會就和諧。

當然,孝道不會憑空建立,要靠教育,尤其靠家庭教育,靠父母的言傳身教。而身教往往又重於言傳。可見,夫妻關係是否和諧又是決定孝道能否落實的關鍵所在。

《禮記》中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這裏的“夫婦”,既指狹義的夫妻關係,也指廣義的男女關係。男女關係出了問題,夫妻關係自然就難以和諧;夫妻不和,子女的德行教育就難以落實。試看當今社會,離婚率高的地方,青少年犯罪率也高,這就是明證。古德所謂的“萬惡淫為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