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聖人的待人之道,但凡夫的我們,正好相反,容易寬恕自己,卻不容易體諒他人,尤其是有利害關係的時候,非爭得面紅耳赤,不善罷甘休。


「寬」字,是表示「屋寬大也」,其意涵代表著「能容」,也就是說「徑路窄處,留一步予人行。」人人都有求好求善的心,當無力達到理想時,便為自己找理由,很輕易的下了台階。


更甚者,往往因物換星移,忘記了曾輕易自我原諒,一切都理所當然,故叫寬恕,寬恕自己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體諒是一種慈悲的表現,是一種將心比心的態度。


我們比較習慣於要求別人的多,在這人與人互動中,人心如不規則的潮汐起伏表,這種出乎意志的對人所表現出來的體諒,難免不在於意志薄弱時動搖,事不干己或許可此作罷,但若與己利害衝突下,可又自不同了,這種體諒的心並非出自於誠,而是有分別的體諒。


體諒一個人不容易,而要真誠的去體諒那可就更難了,尤其是在厲害相關的時候。能出於至誠的,試著從對方的角度來衡量,當角色互換時,相信自己也正期待著對方能體諒,既如此,同理心,我們又怎能不去體諒對方呢?


有此體認之後,不僅憤恚心頓滅,而且意味著,你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生百態,你的內心世界,多了一分寬廣,誠如歌德所言:「了解了一切,也就原諒了一切。」


寬恕別人而外,更重要的,是反省到自己也有的缺失,並悲憫雙方的沉溺,進而尊重對方的生命。此即佛家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境,生命中有良師,循循善導,春風化人;也有厲師,當頭棒喝,教你認識了人生深厚無常。


誰沒有跌倒時候?如果不能從經驗中獲取教訓,慎思明辨,保持澄明心性,只一味的侈言寬恕,那麼,人生歷程困頓,恐怕難辭其咎的也是自己了。


人生於世,難免會遇上見解不同或一些錯誤而招惹不少煩惱,寬恕,不僅釋放了別人,同時也解放了自己,把怨懟之心放下,煩惱自然化於無形。


唯有寬諒別人,方能提昇自己的美德,時時充滿快樂、幸運。


寬恕、體諒,表面上是在原諒別人,其實是在增長自己的慧命,人的生活藝術在於懂得寬恕、體諒,身是柔,心是慈善的,這也才是化一切阻力為助力的妙法。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