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五濁惡世,所以謂之娑婆苦海,是堪忍世間,既是堪忍,就不該生起瞋恚仇恨之心,因這樣的世間是人心所造就而有,為求解脫,無他,唯有己心知轉,遇逆境時都應先顧好自己的「聲、色」,方能避免火燒功德林,再肇罪業。
世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身在世間,無法離開人與事糾葛,難免會有人事上的煩惱與困惑,這些糾葛、煩惱有時真會斬不斷、理還亂,讓生活顯得無奈、痛苦,那怎麼辦呢?如何才能脫困解愁?其實,做人呀!忍辱是基礎,無忍是慈悲;行修之人,一味的忍,氣悶而不解,身心肯定失調。
「無忍」是自然,無我執故,一切所謂不平等的心態,盡在你的慈眼中化空,這就是修行的重要課題與功夫。今天,行修之人已入門踏進修行之路,怎能放逸此心而不悟此道呢?
「無忍」的功夫要如何修?當然是從「反觀自照」開始,世間之人事物沒有絕對的錯與對,一切的爭執無非都是自我的執著,正如瞎子摸象,都認為自己摸到的就是象的全貌,所以世事的順遂,同樣要從另一個面向思考。
例如:今天受人咒罵時,不能一聽到罵聲即起瞋怒心,立刻想要回擊,如此,何來安寧日子?哪有不造罪業之理,所以當遇此境時,應先放下自我的框架,立刻反觀自照,這是自己上輩子欠他的,他今天罵了我,我不起瞋、怒、恨心,即是還了債,消了業,這豈不是該用感恩的心來面對嗎?此時還起什麼瞋恨心呢?
但,人不走修心鍊性之路,當然就不能遇事則反觀自照,所以怨越結越深,冤冤相報無止休也,那在這個世間裡真是苦事生生世世如影隨行,要如何忍?世人好好悟之。
今天,有緣走入修行之門,這都是累世所積的善德福報,慧燈常照之故,若不知珍惜,把握此因緣來尋求解脫之道,那可就真是可惜了。然而,在修行途中豈無逆考?但是逆考來臨正是潛沉反觀自照的契機,此時,若是用忍耐來面對逆考,那可是一種壓力的累積,一次又一次的累積,總有氣炸的一天,所以不能用忍耐來壓抑而應該學習用「無忍」的修行妙法面對。
「無忍」不是視若無睹,亦非充耳不聞,而是清清楚楚的知道了對方的情緒,但這些逆言或行為聽在耳裡,看在眼中卻能不住於心,這就是修解脫道。
修行能處於順遂而不住於心,住於心則心亂,平亂心若以忍耐是治標法,要是這個「我相」不執它,那亂心何起?這即是修「無忍」道也。
修行解脫道就要學彌勒菩薩的氣肚,修慈心三昧以慈悲為懷,忍讓為先,希望修者好好領悟彌勒菩薩慈心三昧的忍辱偈:「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少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彌勒菩薩這首偈勸化世人要覺知「無忍」不是消極的行為,而是波羅蜜的妙中寶,它是菩提心的體現。逆來順受是「無忍」的體現,但這逆來順受只能說是一種帶怒氣不甘願的心,所以還不是真正的「無忍」。
無忍者無心也,亦即順境或逆境皆能不住於心,這樣的無忍體現,是已融入修行者內心世界的一個悲願,無忍的慈悲心願中自然的流露,所以唯有具足慈悲心者,方能真正到達「無忍的境地,有此境地何愁道不了。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