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的基本命題之一“色既是空”,凡是一切看的見,摸的著,以及聽到,嗅到,想到意識到的事物,都如夢幻泡影,虛而不實。在佛陀眼裏,“王侯之位”就像透過縫隙的灰塵,“金玉之寶”就像扔在地上的碎瓦殘磚,“紈素之服”就像棄而無用的破布,而大千世界就像一粒恆河沙那麼小。
 
看淡功名,看輕富貴,看小世界。古代的莊子曾把宰相職位形容為一隻腐臭的老鼠,釋迦牟尼佛拋棄王位,脫掉紈素之服,換成棉布僧衣,捨棄金玉之寶,托缽四處化緣。我們不得不相信他們視功名富貴如塵土,把大千世界放在眼前用顯微鏡審視的空闊心境。
 
每個人都有權選擇和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歡權勢富貴,有的人喜歡功名榮譽,有的人喜歡清貧平淡,有的人追求精神大自在,各種選擇對個人而言,只要遵從自己內心的真正渴求,身心統一不背離,就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現實生活中,身心背離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人明明喜歡功名富貴,卻故做清高,以顯示自己的超凡脫俗,有的人明明厭惡功名富貴,卻要浸染其中,以證明自己非無能之輩。
 
有人認為這種身心背離的現象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他們沒有認清自己內心的真正渴求,不知道自己到底過怎樣的生活,於是,只能滿無目的的追求別人認為好的東西,追求不到時,總是覺得老天對待自己不公平,不滿意,追求到看似很好的東西時,也未必感到幸福,因為這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有個寓言故事,一隻公雞在原野上尋找食物,它找到了一顆珍珠,卻生氣的說“我要這個硬邦邦,圓溜溜的東西有什麼用啊,寧願要一粒玉米”,是珍珠不好嗎?不是!而是珍珠不是公雞要的東西。
 
幸福的人生不在於追求什麼,也不在於你採取怎樣的方式,只需要亮起一盞心燈,看清自己的內心世界,知道自己真正的方向所在。所以我們在進行選擇時,要誠實的對待自己的心靈,不要受別人的價值判斷左右,不能指望用別人的心燈來照亮自己,而要借別人的思想火種,點亮自己的心燈。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