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樂天知命

中華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原則是四個字:樂天知命。

樂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則,合於自然;知命就是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諦,乃至生命的價值。這些都清楚了,故不憂。

因為痛苦與煩惱、艱難、困阻、倒楣‧‧‧‧‧‧都是生活中的一個階段;得意也是。每個階段都會發生變化,因為天下沒有不變的道理。

比如一個卦,到了某個階段,它就變成另外的樣子。再如上電梯,到某一層就有某一層的境界,是非變不可的。因為知道一切事物非變不可的道理,便能隨遇而安,所以樂天知命,故不憂。


二、英雄與聖賢

英雄與聖賢的區別: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聖賢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將自己的煩惱交給別人去挑,聖人是自己挑盡了天下人的煩惱。

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精神,如果一個人能完成聖賢的責任,他就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

換句話說,英雄可以施勞,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別人的煩惱、痛苦上。聖賢則不想把自己的煩惱、痛苦放在別人肩膀上,而想擔起天下人的煩惱和痛苦。


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在這一生中行為修養上做到這幾點,實在很難。孔子對於這四點,是絕對做到了。

第一是“毋意”,這是說孔子做人處世,沒有自己主觀的意見,本來想這樣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見,他就接受了,並不堅持自己原先的意見。

第二是“毋必”,他並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得到怎樣的結果。這一點也是人生哲學的修養,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這樣,而事實往往未必。假使講文學與哲學合流的境界,中國人有句名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還無法向人訴苦,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無法講,這都是人生經驗。

又有句話說:“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這也說明,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個人當中,還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知己。

第三是“毋固”,不固守自己的成見。

第四是“毋我”,專替人著想,專為事著想。這就是孔子學問修養的偉大之處。


四、得時亦要得位

人生中最好的就是得其時、得其位。

這裏所謂的時,就是運氣。位就是空間,宇宙間的一切,脫離不開時位,不得時位,什麼都沒有用。

光有運氣,沒有位也不行。這就等於人家請客吃飯,請帖上請到你,你跑錯了地方,那個房間沒你的座位,你照樣吃不到東西。

所以不但要得其時,還要得其位。

 

 

引用 : 文生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