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諸多學生,古代讀書人也自稱“孔門弟子”。但其學生儒學影響可與孔子相提並論者,唯孟子一人。孟子又稱“亞聖”,其學術與孔子思想合稱“孔孟之道”。
孟子名軻,鄒國人,其祖先來自魯國,後家道中落,才落魄到鄒國。孟子幼年住在墳地附近,當地有埋死人習俗,孟子調皮,好模仿,孟母怕“近墨者黑”,遷居至集鎮;孟子又學商販叫賣,孟母又遷居至學校附近,讓兒子耳濡目染讀書氛圍。小孩子讀書時好玩耍,孟母很生氣,把織好的布剪了,孟子嚇壞了,孟母這才說:“布是一線一線織來的,學問是一點一滴積累的,你貪玩就如自剪織好的布。”從此,孟子發奮苦讀詩書經典,拜孔子之孫孔伋為師,後博學而成才。
孟子口才特好,二十多歲開始講學,他又擅長雄辯,“從者數百人”。孟子講課深入淺出,如揠苗助長、齊人乞墦、捨生求義之事,都講得形象而精闢。
孟子寫文章氣勢充沛、感情濃烈。他在遊歷齊、滕、魏、宋、魯等國時,還敢於用縱橫家與雄辯家的氣概,與操縱生殺之權的君王辯論,比如孟子對齊宣王、梁惠王、滕文公等國君宣傳“以德服人”的“仁政”,他主張“井田制”,讓百姓有“恆產”,還提出了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單就這兩點,就非常了不起,生動反映了孟子民本思想的進步性。
孟子周遊列國,他反對非正義的戰爭,倡導“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但人要保持人性的善良,應修身,他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我就捨棄魚而要熊掌,因為熊掌比魚重要。同樣,生命與道義也是我想得到的,但兩者不能兼得,那我就“捨生而求義”。
孟子認為一個人要達到這種境界,要作艱苦的修煉,“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他苦修的過程中,孟子堅持兩點,一是“寡欲”,把人的欲望限制在最小的範圍中;二是養“浩然之氣”。孟子這些觀點,並不能解決奴隸制社會的矛盾衝突,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統治階級貪得無厭的物質欲望。孟子的一生,則做到了“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
孟子的雄辯有點咄咄逼人,但他並不伶牙俐齒,他很善於講道理,說話與作文都很有邏輯性,他敢於在爭權奪利的戰國時代,宣傳“仁政”,委實有勇氣。可惜他的學說沒有為諸侯們所重視。孟子到六十多歲後結束遊說,返回故鄉鄒國,用其餘力傳播教育,並由其學生寫成《孟子》一書,其文辛辣幽默而議論風發,在思想性與文學性上都屬一流。“寡欲”的孟子活了八十四歲,在當時實屬高齡長壽者。
孟子的民本思想,為秦始皇所厭而毀之。自漢至南北朝,孟子一直受冷落。唐太宗執政,《孟子》才列入儒家經典,北宋王安石第一次把《孟子》與《論語》並列,南宋時,《孟子》列入“四書”,他成為“亞聖”。明朱元璋因獨裁再毀孟子,但孟子的民本思想仍影響著明清學術界,其學說在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引用 : 文生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