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活在群眾中,接觸甚為頻繁,複雜的人我互動中,不論是待人接物或是與人交談,都是培德的好因緣,要以愉快心情、誠懇可親的笑容來面對,並且在眾人中讚賞他人來取代苛責,藉以鼓勵對方的人格尊嚴,使得他人喜與你親近,和諧的相處,也因而同樣可得到他人的敬重,這就是在培德。

那該如何使自己保有謙虛、和藹的態度,進而培養自己圓滿的人格德性?這完全需靠自己修持的態度了,也因此,今嘗以「明鏡之照」來勉勵眾修者,「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世人之通病是不容易看見自己的容貌和心態,卻對別人的行為能明察秋毫,所以能知以人為鏡來觀省自己,是修行的態度,是一種修養亦是培德的妙法。

人之裝扮,不要只求外表的美好,應求內心的優質。以明鏡來修練自己的個性,由鏡中仔細觀察出自己的表情與心態,有不圓滿要及時改進,使得自己能圓融而和諧,造就出莊嚴的人格。「鏡用以明心,心有鏡而明」,一個人站在明鏡之前,真實的反照出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你對它笑,它還你一笑;你愁眉苦臉的對著它,它也不會給你好臉色看。

這也正反映在人的生活上是同樣的道理,你如何對待他人,他人必也如明鏡的反映相同的態度相對應,你誠懇親切,別人也必是溫順和藹的對待,是以,修行者,「以鏡來照心,以人為鏡知得失。」此當要好好悟之。

鏡子只會忠實的反映真相,不會告訴你究竟該保持何種心態與行為。也就是說,以人為鏡反觀觀自照,看清自己的德性缺失,進而知所覺悟修正,使之能日臻於圓滿,是為修行的功課,亦是獲得好人緣的妙法。

 

 

引用 : 文生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