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孔子的道德意志觀採取了與西方學者不同的概念範疇、闡釋方式和實踐模式,而顯其特色。研究孔子的道德意志觀,汲取其積極的思想理論資源,有利於遏制當代社會人因道德意志脆弱而產生的道德失範現象。
 
孔子表述道德意志的主要範疇是“志”,並以“弘”、“毅”、“篤”、“勇”、“恆”等範疇來闡釋種種具體的道德意志品質。“匹夫不可奪志”(《論語‧子罕》)之“志”指的就是人應當具有獨立人格與不可剝奪的意志;“志於仁”、“志於道”,強調做人應以“求仁”、“聞道”、“行道”為志; “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即把立志作為學習和道德修養的起點。後儒陳淳解釋“志”為“心之所之。之猶向也,謂心之正面全向那裏去”,“一直去求討要,必得這個物事,便是志”(《北溪字義‧志》)孔子認為道德意志的源泉和動力在於理想目標的高遠,即“仁”的道義追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弘”指的是志向目標的遠大,“毅”主要指意志的堅毅、剛強。“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論語‧子張》)此處的“弘”與“篤”亦指目標的遠大與堅定。
 
孔子在論“三達德”之“勇”時,強調儒者之勇的三大標準:發乎仁,適乎禮,止乎義,尤其強調“仁”對“勇”的主向和控制。“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勇的源泉在於仁,無仁之勇不是真正的勇,還有可能變成一種惡。“勇而無禮則亂”《論語‧泰伯》,“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孔子的“志”是由“仁愛之心”發出的意志,具有仁的品性,強調意志對道義的堅守及對情感、欲望和利益的控制,開啟了儒家德性主義的源頭,對後儒有直接影響。孟子的“志”是由“四善端”導引而決定的,是求善的意志;朱熹所言的道德意志是體用性情及其所發,是為善的意志;王陽明所說的道德意志是“良知”及其所發,是為善去惡的意志。即使在主張人性惡的荀子那裏,道德意志也是一種除惡、排惡的意志,實質上也是一種求善的意志,只不過與孟子性善論殊途同歸而已。
 
孔子強調道德意志的重要性,認為道德意志是人獨特的能力,是個體成德的關鍵。任何人不管其社會地位如何,憑藉自身的積極努力,持之以恆,就能實現“仁”的目標。
 
具體而言,孔子認為道德意志功用有三:
 
一是在行為動機發動階段,具有強化、純潔道德動機的作用。“茍志於仁,無惡也”《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同上),“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個體通過意志努力,過濾、剔除一些不合理、不規範、不道德的動機,整合、優化道德的動機,使道德主體保持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做到目標始終如一,推動道德行為活動的發生。
 
二是在行為進行道德判斷和選擇過程中,作出合乎道德規範要求的決斷。如“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論語‧子張》)、“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在道德生活中,危與命、得與義、道與食、道與貧,乃至生與死是個體時常遭遇的二難衝突,意志使主體作出符合道義的選擇。
 
三是排除內外障礙、克服困難,執行道德意志活動,實現道德目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指的就是君子須有堅持不懈之精神,即使在身心勞頓和危難困厄情勢下也不改其志,持志如一,無稍間息。
 
個體如何獲得道德意志品質呢?孔子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孔子認為道德學習首先要立志,且要志立高遠。其次孔子強調要學習道德理論知識和道德生活實踐知識。孔子認為“仁、知、信、直、勇、剛”六大人生美德(這其中“直”、“勇”、“剛”都是指意志品質),可如果“不好學”,往往會流於“六蔽”(愚、蕩、賊、絞、亂、狂)(《論語‧陽貨》)。
 
再次,孔子要求道德學習要與自我反思結合起來。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孔子主張通過“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的原則對自己的思想言行舉止作自我檢查,檢查自己的思想言行舉止是否符合道德要求。
 
孔子說君子“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意即君子自我反省而做到問心無愧,上對得起天地神明,下對得起世事良知,如此又有何憂慮或恐懼呢?
 
孔子很重視個人的躬行踐履,認為理想人格、道德意志品質來源於自我的親歷親為和實踐的磨煉。孔子認為如下兩種實踐生活有利於磨煉人的意志。
 
一是在物質的困頓環境中持志如一。孔子開啟了儒家應對物質困頓的良方,即“孔顏之樂”的人生境界。物質匱乏非無憂也,然卒可“發奮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以精神性的價值追求來消解人性的物欲之念,以克制自身安逸本能來激蕩意志之堅。
 
二是在困難和阻力面前始終做到持之以恆。孔子認為道德意志的修養就是一種恆心和毅力的磨煉,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和阻力,也強調“有恆”,不可三心二意、朝令夕改。孔子終生都在實踐其“有恆”的價值理念,哪怕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極端困境中,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極度危險時,也沒有放棄堅守,也保持著執著的精神、剛毅的正氣。
 
由此觀之,孔子的道德意志觀賦予意志以道德價值的內涵和意義,它在觀念層次上體現為意志的努力,在實踐的層次上,盡力去實現價值目標,並在這種觀念和實踐的結合中獲得對象化的生命,並從中充分體驗到人生的價值、尊嚴和幸福。緣此,孔子的道德意志觀念確實值得我們挖掘、借鑒和弘揚。

 

 

引用 : 文生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歡喜自在的~黎蘋 的頭像
    歡喜自在的~黎蘋

    黎蘋的甜橘藝術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