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唯識乃是將人類存在的有限性,以及人類認知的限界性,人類心層心理和潛在其中的利己性的實態,從正面給以真摯的剖析;追尋自我,尋找真我的自己,進而將內心的審察視為中心點,從其中探討,尋求體悟真理,而所謂的萬法唯識,便是為尋求體悟真理而正視人類自我心靈的最重要觀點。

這「萬法唯識」是在告訴芸芸眾生,在這個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小至鴻毛芥子,大至山河大地,都是由「識」所變現。

在大乘佛法中言唯心論,是一種純粹的或極端的唯心主義,這就與一般世俗認知中所謂的「唯心」有相當大的差異;在這世俗上有許多所謂的美醜好惡及是非......等等,都是「人心的投射」,是一種觀念的產物,並無決定的意義可言,譬如說:初得想望已久的物品,就會用心去愛護它、珍惜它,好像這是世間裡獨一無二的至寶。

但是,當這些被認為至寶的所愛,過了些時日,對物品的新奇感消失了,就視它如敝屨。此時,修者且靜思一下,這樣的反差,當中是什麼緣故所演成,其實這並非外境或所見有了重大的變遷,而是人的心或觀點發生了變化,這種一般世俗認知的「唯心」所呈現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是世間人類常有的表象認知也。

佛法所謂之「萬法唯心」,是帶引芸芸眾生來真正認識這個所依存的現象界,正誡眾生,這現象界中的一草一木,山河大地,一切萬物皆是人之心識所變現的影像。天堂、地獄,甚至淨土,這一切也是唯心所變,在現象界中一切的一切都脫離不了這個「心」。生死、涅槃,一切世出世法亦莫不以此心為本。

然而,「心」到底是什麼?有如此的大的能力,有如此的重要。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行修之人,應作如是觀,深深體悟心之主宰,好好照顧這顆「心」,在習道中專注修行至某一境界,就會深切的體驗到自己的身心與外面的世界和究竟的佛性成為渾然的一體,無有差別。

修行能越精進,就越能洞察自心之無盡深度與廣度,心好像時時在不斷的擴大中,確確實實的感到外面的山河大地皆是自心的影像,是自心的一部分,是屬於自心的內境,而不是有一個外面的真實世界獨立存在著,修者須用心悟之。

修行就要能「轉識成智」,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自己心識之善惡起伏,淨化不善的意念種子,然後使心識的有限性、限界性與利己性化成一道白煙而減滅,達到自在自主的境界。但盼一切有心向道者都能好好照顧這顆跳動不停的「心」。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