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宋代有個名叫張九成的居士,原為侍郎,中過狀元,也算是一個文人士大夫了。但他放著官兒不好好做,卻偏愛談禪說道。
 
中國文人士大夫參禪學佛,大多是附庸風雅,鬧著玩的,充其量以此排憂解乏而已。因此,十之八九的人,談禪不知禪,學佛不知佛。
 
張九成也是這樣。他讀了不少禪書佛典,也參拜過許多禪師,但仍是“久之無省”,始終不能開悟。
 
有一天,他去拜訪大慧宗杲禪師。
 
宗杲禪師問他:“你來幹什麼?”
 
張九成說:“打死心頭火,特來參喜禪。”
 
大慧宗杲禪師的法號叫“妙喜”,故張九成說“特來參喜禪”。
 
宗杲禪師是當時大名鼎鼎的老禪師。《五燈會元》說“學者仰如星斗”,足見他的地位和影響是很大的。老禪師見張九成急急忙忙地一大早就跑來朝寺,剛一見面就口稱要“參喜禪”,即知來者根基不深,機緣未至。於是便用一句戲言,同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宗杲禪師聽了他的回話後,即對他說:“你為什麼起得這麽早啊!難道不怕家裏的妻子同別人睡覺嗎?”
 
張九成聽了,頓時火冒三丈,氣咻咻地說:“你這個愚昧無知的老禿驢,怎麼敢說出這種話來?虧你還是一個出家人,竟然‧‧‧”
 
宗杲禪師忙用手勢止住他說,我輕輕這麼一扇,你就大為光火。像這樣的話,怎麼能參禪呢?
 
接著,老禪師又對他說:大海常被人唾罵;秋月常被人輕視;明鏡常被人挫傷。你見它們發過火,生過氣嗎?沒有。它們處之泰然,安然不動,聞而未聞,聽時不惑,事過不留。為什麼?因為它們的本體之心,一片明凈,一片空靈,既深又廣,既剛又柔,能容納一切,又超遠一切。故能見人之所未見,忍人之所不忍,豈是區區一句笑話、一點點不順心的事能動其心的?
 
又道:禪者之所以為禪者,應在於他心如大海那樣的深邃寬廣,似秋月那樣的皎潔柔情,像明鏡那樣的明亮清純。所以禪者方能兩袖一甩,一路清風;布履一雙,踏破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張口即佛,人人都是菩薩;與人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這樣,他怎麼能被外緣所牽動呢?
 
又說:人生之真諦,本來就很單純。饑來吃飯,困來即眠。眼橫鼻直,生老病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何等自然,何等簡單明白。大可不必無事找事,惹一堆煩惱。
 
這就是禪者的境界。
 
心中無佛者,絕對見不到佛,成不了佛。這叫見佛而不知佛。
 
心中有火者,絕對參不了禪,悟不到道。這叫參禪而不知禪。
 
這一切取決於心境的高與低、空與實。而且關鍵還在於,心境只能由自己去開發,別人是代替不了,也幫不上忙的。
 
心境還須自己開!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