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凡夫對於生死流轉之因,包括我見、邊見、邪見......等妄想執著,貪痴、慢疑、迷情......這些煩惱與魔道苦惑,都沒什麼不對,更沒有什麼好怕的,只要能當下解脫,不為這些外境所轉,不因洪流而隨波放逐自我,那便能清明見性,猶如出污泥而獨秀的蓮花。

所以說:「不轉時是凡夫、魔道,一轉則是佛、菩薩。」修行學道、學佛,諸法本在世間,唯有於世間方能覺,若離此人世間,請問又能到哪裡去覺呢?世間雖是五濁之界,就是要在這不清淨之地而能得清淨,才是佛道,在萬法紛紜中成就大自在,一切不離世間道,不離世間覺。莫欺騙自己,也不要逃避,要真實於人世間才能入道也。

萬劫魔境幻化無常,既是入世,怎能不經歷。修行,不是要大家避開感情,放下一切財物,而是要你知道因緣聚散時,無須執著,有緣修者要用智慧的修行,否則誤道又誤人生;所謂無須執著,其實要有另一個角度來體會,當你投入對事物的鑽研、追求時,這種投入,自然會有份執著,沒有這股執著,事就難成,這層執著,就是做事的推動力,若沒有這樣的推動力,又怎能入門學道修行這條漫長的路。

然而,一旦這層執著,僅是一種以個人的利益為出發點的推動,便會沉溺在得失的慾海中,雖有短暫的權慾滿足,最終還是騙了自己,又是陷入物役的魔境裡。有緣修行者不能不知其道也。

修行,是一種轉移心靈的過程,從生活的磨練中得出一種心靈力量,這層心境是「不動」。在痛苦當中,心中往往迷失而找不到出路,儘管如此,只要真實入道,依然會覺察到底心的一層「不動空性」,盡力把心靈轉移到空性的真實性中,但在此說「不動」,並非麻木不仁如木頭。覺悟的修行人,他依然得面對痛苦、面對矛盾、面對種種求不得的無奈、面對人我之間的對待。

但修行的力量,便是住於空性,覺察變化,承受人事的愚痴,這種力量,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執著及放下中堅固,到了一個心靈層次「一切是真」,感受的敏感度更強,自然就能習得對人世間淡然視之。

修行本有理念為依皈,但不能躲在理念中入道,要「真實入道」,就得真實體會生活,執著感情而忘了道念,雖是一時之痴,然而執著道念迴避人世間的情,也不叫做開悟。要走過生活,走過失落、走過放不下的日子,才能真實體會理念外的生命力,這樣的心才會與大道起共鳴。

塵宇世間,因緣相聚,展現各種業境,無非自召,入業境,入各因緣,從中了解道的厚愛,自然了解道。道和生活、和人,和苦、和樂、和一切變化,是分不開的,在人生的歷程中學道修行,讓視野更廣更細,更能覺察到「微妙轉替」的法味。是故,修行一定要真實入道,從人生中來領悟也。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