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云:「凡人病根,大抵從傲來,人能先除傲字,眾善自生。」無論是修行之路或是日常生活裡,只要心中有「傲」字,此人必遭疏離。


一個人若常受到人家的讚美,容易迷失自我,高估自己,所以要時時刻刻謙虛,因為學無止境,德無邊際,道亦無量無盡,如此的浩瀚無際,人是何等渺小,所知何等有限,那又有何值得高傲的。


人最怕的事就是自大,一個人如果有了驕慢心,一定會被人群排斥,因為自我貢高就會產生藐視他人,而表現出高傲的態度,當然會成為與人疏離。


語云:「大智若愚」真有才華的人是內斂的,不表於外,如成熟且飽滿的稻穗。


故賢者懷才不露,守巧若拙,不自誇其才,不妄逞其能。


戰國時代,在平原君門下有食客三千多人,趙,孝成王時,秦國派兵攻打趙國,平原君奉命往楚國求救,於是召集門下食客,欲選二十個文武兼備的人同行,然而,選來選去,就只選出十九人,尚缺一人。


就在平原君傷腦筋之際,有一位在下座的客人開口:「像我這樣,可以同行嗎?」平原君問了他的姓名,笑著說:「夫,賢士處世,如錐處於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居此三年,左右未有所稱,是先生無所有也。」


(毛遂)說:「初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也。」平原君聽了他的話,覺得他的口才還不錯,就允許他同行。


到了楚國,平原君與楚王談合縱之利,自早晨到午後,仍然不能有所決定。


此時,(毛遂)乃按劍劫楚王,說以利害,楚王遂許派兵救趙,解除邯鄲之圍。


平原君說:「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是賢者不露也。」


這一則故事正告訴我們鋒芒不露,大智若愚的意涵,惟世人都喜露才揚己,自作聰明,以致招來無妄之災。


在(羅)狀元(洪先)的勸世詩中有云:「聰明莫把聰明使,來日陰晴未可知。」值得我們深思的一首詩。


修身學道本在縮小自我,擴大心胸,虛心求取知識,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無不是我們應該接受容納的教育,此即是(孔)聖人教我們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之理,


因此,我們必須自謙禮讓,心胸開闊,如同宇宙虛空包容一切,唯有能包容才能為大,如百川之匯於大海,包容、接納而成海之大,


人生與自然界的情境一樣,須懂得學習縮小自己,消除貢高、傲慢的心,天下之大才能任遨遊。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