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說話的四種境界,讓說話變成了一種藝術,但它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所謂的學問最基本的就是要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什麼場合不該說什麼話。這看似簡單,可是做起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那麼,該如何把握個中技巧呢?其實,說話與寫小說一般,都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大要素,說得更細一點,就是要注意說話的時機、說話的場合、說話的對象、說話的方式和分寸。注意了這四點,說話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說話的時機

古人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說話也是如此,話不在多,時機一定要對。能在最適宜的時機,說出最適宜的話,這才是最會說話的人。否則,如果說話的時機把握得不好,相反,還會給你帶來反面的效果。《三國演義》中的“楊修之死”大概就是如此。楊修作為曹操身邊一個直接參與機密要務、總領營帳諸事的行軍主簿,在戰事失利的緊急情況下,口無遮掩,自作聰明地從“雞肋”口令中隨意妄猜,並在軍中肆無忌憚散佈消極言論,最終落得個被曹操以“亂我軍心”罪處死。楊修空有真才實學,卻因為說話時機不對,而招來“殺身之禍”。

那麼,什麼時候是說話的最佳時機?比如,在討論會上,什麼時候是最佳發言的機會?如果你第一個發言,雖然能夠給聽眾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況是,因為時間尚早,氣氛難免顯得沉悶,聽眾尚未適應,不太好調動他們的情緒。可是如果到了後邊再講,好處是能夠吸收別人的成果,進行有效的歸納整理,顯得井井有條,或針對別人的漏洞,發表更為完善的意見,可是因為時間太晚,很多聽眾都會覺得疲倦,希望儘快結束發言而不願再拖延時間,因此效果也不理想。根據這些情況,經過研究證明,最好的發言機會是在第二或第三個人發言之後及時切入話題,這樣的效果最好。在這個時候,說話的氣氛已經活躍起來,如果你不失時機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孔子曾在《論語.季氏》裏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不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叫做急躁; 二是應該說話的時候卻不說,叫做隱瞞;三是不看對方的臉色變化,貿然信口開河,叫做閉著眼睛瞎說。選擇時機,是一種尊重對方的表現,同時更是發揮說話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對方對你所談的事情感興趣的時候,你的話才會產生應有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事實證明,說服他人的最佳時機是對方心情比較平和的時候。由於勞累、不順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時,他們是沒有心情來聽你說話的。

第二,說話的場合

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其丈夫阿爾伯特相親相愛,感情和諧。妻子是一國之君,整天忙於公務和應酬,而丈夫卻不太關心政治,對社交缺乏興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已經深夜了,她回到臥室,見房門緊閉,就敲起門來。

問:“誰?”

答:“我是女王。”門未開,再敲。

問:“誰?”

答:“維多利亞。”門未開,再敲。

問:“誰?”

答:“你的妻子。”門開了,維多利亞走了進去。

女王回到家裏,場合改變了,她就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位妻子。在宮廷上對著王公貴族說話是一種情形,回家說話應該是另一種情形。不看場合,隨心所欲,信口開河,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是“不會說話”人的一種拙劣表現。著名作家李存葆說過: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宣傳鼓動不會是長篇大論,有時面對敵人痛罵一聲,回頭向戰友一招手,喊一聲:“有種的,跟我上!”這比宣傳鼓動更有效。這也告訴我們,說話只有根據場合,靈活運用語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場合不同,氛圍不同,人們的心情也不同,他們對一些問題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會不同。同樣一句話,在此場合被認為合理、有見解,在彼場合則可能引起人家的厭惡和反感。設想一下,我們跟一個六七十歲的貧苦老農交流時大談網絡、信息高速公路會是一個什麼情形,我想這位老農一定不知道你所云的是什麼,說不定還會認為你腦子有毛病。這就叫“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拿什麼鑰匙開什麼鎖。”

第三,說話的對像和身份

我們都知道有一條成語叫“對牛彈琴”,它諷刺的就是“說話不看對象”。琴彈得再好,對牛也沒有任何意義。說話也一樣,不看人說話也沒有任何作用,有時還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殺身之禍。要了解聽話者的身份、年齡、職業、愛好、文化修養等諸多方面的情況,只有這樣,我們所說的話才有意義,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據說古代有個叫許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鄉。魏明帝覺察之後,便派人去抓他。他的妻子為了攬過這個局面,告訴許允:“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因為她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難於求情,卻可以“理”相爭,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隨便以情斷事的,皇帝以國為大,以公為重,只有以理斷事和以理說話,才能維護好國家利益和作為一國之主的身份。

所以,在魏明帝審訊許允的時候,許允直率地回答說:“陛下規定的用人原則是‘舉爾所知’,我的同鄉我最了解,請陛下考察他們是否合格,如果不稱職,臣願受處罰。”魏明帝派人考察許允提拔的同鄉,他們確實很稱職,於是不僅將許允釋放了,還賞了一套新衣服。根據是封建王朝制定的個人薦舉的任官制度,許允提拔同鄉一事,不管妥不妥當,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認可的“理”。這可以說是善於根據說話對象的身份地位,來選擇說話方式的絕好例子了。

說話不考慮對象,就等於射擊不瞄準。而關於什麼樣的對象,說什麼話。可以參考鬼谷子《權篇》中說的:“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

第四,說話的方式和分寸

所謂說話的方式和方寸,就是同一件事,你會選擇說哪一段,站在哪個角度說,比如,你太太炒菜,四個菜中只有一個好吃,你吃飯的時候會說那三個不好吃,還是說那一個好吃呢?一定是說那一個好吃,因為你說那三個不好吃也沒有用,再說好不好吃她和你一樣清楚,為什麼要說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時當過放牛郎,交了一些窮朋友。稱帝後,有兩個從前的窮朋友來見他。因兩人的話說得不一樣,兩人的命運也各不一樣。第一個人被引進宮內,他一坐下便指手劃腳地說:“我主萬歲!皇上還記得嗎?從前你和我都替財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蘆花叢裏,把偷來的青豆放在瓦罐裏煮。沒等煮熟,大家都搶著吃。你把罐子都打爛了,撒了滿地的青豆,湯都潑在地上了。你只顧從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葉送進嘴裏,卡住了喉嚨。還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葉吞下,才把卡在喉頭的草葉嚥進肚裏去。”朱元璋聽了他的述說,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為了保住體面,他把臉一沉厲聲喝道:“哪來的瘋子,替我亂棍打出去!”

這個抱頭竄出的倒楣蛋,去給朱元璋的另一位舊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說了這件事。那個放牛娃泯嘴一笑,說:“你看我去,保得富貴。”於是他大搖大擺走進宮來,一見朱元璋,納頭便拜,然後敘起舊來:“皇上還記得嗎?當年微臣隨著你大駕都騎著青牛去掃蕩蘆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湯元帥在逃,你卻捉住了豆將軍,紅孩兒擋在了咽喉之地,多虧菜將軍擊退了他。那次戰鬥我們大獲全勝。”朱元璋對舊友吹噓的那場戰爭心知肚明,但他卻把醜事說得含蓄動聽,面上有光。又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有難同當時的情景,心情激動,立即封這位舊友為御林軍總管。

對於同一件事,一個人是直通通地說,結果被推出斬首;一個委婉曲折地說,結果做了大官。話說的方式不一樣,所取得的效果也會有天壤之別。墨子曾回答他的學生子禽說:話說多了有什麼好處呢?比如池塘裏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乾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同樣,在生活中,精闢的見解往往受人歡迎,泛泛空談則容易招人生厭。實踐證明,正確把握好說話的分寸,能夠給自己增添魅力、贏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機會。

人,總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在不同人場合,面對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件,就應該說不同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說話,所以,開口說話不能只照著自己的思路走,要考慮對方對自己說的話是否有興趣,要考慮對方的立場,以及自己的觀點能夠被接受的程度。能看對象說話的人雖不是老實人,但絕對是精明人。一個具有高明演說技巧的人,能夠很快地發現聽眾所感興趣的話題,同時能夠說得適時適地,恰到好處。換言之,他能把聽眾想要聽的事情,在他們想要聽的時間之內,以適當的方式說出來,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才能,這種能夠把握優越時機的人,說話所取得的效果往往會非同凡響。

溝通的意義在於回應。因此光說無效,得讓對方聽到且理解了明白了,那才是溝通。其次是對不同人交流方式不一“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當然,前提是觀察。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