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4vvLxOQu6z8TxgiCWvBw.jpg  

 

中國扇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它與竹文化、宗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歷來中國被譽為製扇王國之稱。

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紙、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翎毛。其它棕櫚葉、檳榔葉、麥杆、蒲草等也能編強或製成各種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優美,構造精製,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鑽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使扇子藝術身價百倍。

中國扇文化起源於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日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

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歷史,經數千年沿革演變完善改進,已發展成為幾百種的扇子家族,但總的歸納為二大類:一平扇(即是團扇、葵扇、麥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疊。二是折扇可自如敞開收疊。平扇來之於“障扇”(掌扇)“竹+捷”(古代用竹片編製成的扇子稱“竹+捷”)。

扇子最早出現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稱之為“障扇”,故“扇”字裏有個“羽”字。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

西漢以後,扇子開始用來取涼。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羽扇出風緩軟,不入腠理。東漢時,大都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繡畫。

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其形尚圓,合歡扇特點是面素白色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為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

當時以中原一帶所製紈扇最為考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指用山東絹和湖南竹製作扇面的紈扇。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並賦詩頌之,如班婕的扇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當時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還有扇墜、流蘇、玉器之飾。扇面上常繡以山水花卉,款式爭奇鬥豔,閨閣仕女手搖團扇,清風徐來,不但可以憑添主人嫻雅文靜的儀態,又能體現女性天真活潑的個性。

此種對稱式團扇出現後,歷代沿用而不衰,並成為我國傳統風格的扇型。

據《西京雜記》記載,當時的紈扇,大都用絹等絲織品製成。相傳那時長安有個技術很高的工匠名叫丁緩,曾經製出過一種很大的“七輪扇”,只需由一個人操縱運轉,就能使滿廳堂的人感到涼爽。

北宋時,出現了攜帶極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頭扇”、“撒扇”或稱“聚骨扇”。其扇骨有用牛角、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貴材料製成;形式有琴式、如意頭、竹節式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

到了南宋,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盛行,並出現了扇鋪和畫商。明清文人墨客題扇畫扇成為一種時尚。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第一次出現於三國。據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載有曹孟德的主簿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

《晉書‧王羲之傳》有一則王羲之為老婦題扇的佳話。當時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書於王羲之,羲之為書五字,她售出時便由十二文漲至百文。今浙江紹興蕺山南邊有“題扇橋”,相傳便是王羲之題扇處。

還有一個蘇軾畫扇的故事。蘇東坡在杭州作官時,有一次一位綾絹商人告一個製扇匠人欠他兩萬綾絹錢不還。匠人說:“前不久他父親死了,花了一筆錢。今年杭州連日陰雨,天氣寒冷,沒有人買扇子,我一時拿不出錢來還帳。”

蘇軾讓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來,挑出二十把折扇,拿毛筆,在扇面上題字、作畫,然後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賣。由於當時蘇軾的畫名聲很大,所以那二十把扇子不多時就全賣完了,製扇人不僅還清了綾錢,而且還還清了藥錢。

我國歷史上有不少有名的畫扇佳作,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鴉扇、沈周的秋林獨步扇,清代惲壽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

清代時,對稱類型的扇面除圓形外,有長圓、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瓜凌形、腰形、馬蹄形‧‧‧這些扇形突出的特點是對稱、輕盈、工藝性強。

折扇,古稱“聚頭扇”,或稱為撒扇,或折疊扇,以其收攏時能夠二頭合併歸一而得名。南宋時,折扇的生產已有相當規模。折扇盛行於明代,皇帝下召命宮內工匠仿製高麗扇,吸取外來工藝製作,促進國內扇子發展。

 

 

 

引用 : 文生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