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xyszYLr4h9z.uZj6OXEEBQ

 

心隨境轉業由生,

心空境寂業不萌,

修道本應在修心,

一念清靜念念淨。

 


試論「修行的態度與行為的表現」及「智、仁、勇三德」。


對於修行而言,一切的習性,既已入修門持修,就要用心來學習如何轉化,

而智、仁、勇三德,正是修行轉化自我所要修習的目標途徑之一,


這三德在中庸一書中謂之為「達德」,意即能修行至圓滿,即成聖成佛了。


有了修習的目標,就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每一行為、每一念頭,練習修正偏差的心行。


觀照念頭,將舊有不善的念頭一次次練習轉向清淨的善念,

進而將一念只執於我的念頭,轉成迴向大眾的善念,此即修行三德的「智」與「仁」。


生活中,每一環節,

甚至每一念頭皆是「心」的潛移默化,這是發願入門修行者應領悟與覺醒之處,


覺醒境外之象無道,皆是無常之幻化,

道唯向內求,向心的深處發展,開發內心無限潛能,也拓展心量寬廣,


這種修習著力點,大如在思考各人的前途未來,小如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斬除一切不善的念頭,堅持不懈的內煉,從心自然流露出一股清淨的芬芳,

這才是修行中的「勇」者。


修行,需要領悟修行的觀念、修行的方法,除了自己依道奉行之外,更應有修己渡眾的宏願,


在生活中,在生命裡,學習以慈悲來關懷人、事、物,以智慧來處理事,

以古哲聖道潛移默化自己,以行動感動周遭有緣眾生,


當心念改變,所引發之身口行為也跟隨著改變,當自身清淨,便能普及於周遭,

從一念的清淨到念念清淨,從一己清淨到人人清淨,


唯有「心」的改變,才能存蓄了脫生死及行菩薩道的資糧。


修行,不在於別人的稱讚為何,而是在於自己內心的澄淨程度,


因此,須不斷的檢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

是否用慈悲心關懷眾生,是否用智慧在處理事物,是否堅持不懈的斷除不善之念,


這就是「智、仁、勇」三德的修行,透過省思、觀照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rC8Om1uRHU95QTwK3z0zMA--/article?mid=75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修心 清靜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