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科學昌明的時代,人類常常迷失於物質文明而無法自拔,不曉得如何來提昇自己的精神生命,所以為政者只爭私利而不知百姓之苦痛;
 
百姓亦群起效尤,同樣只為爭名奪利而不顧社會倫理,所以社會百病叢生,人心浮動不安,人民的痛苦指數日益升高,這樣的生活環境,孰之過?孰之罪?
 
老子雖是哲學家,卻是高超的政治家。老子的思想幽深隱微,陳義甚高,殊不知老子所講的雖是修身、處世之道,卻更具治國良方。
 
為政者若能行老子的治國之道,相信政治是清明的,社會是祥和的,百姓是幸福快樂的。
 
老子在第六十六章中講的就是領袖的行為與治國之道。
 
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的這章治國之道是說:江海所以能成為一切河流歸往的百川之王,就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才能接受河流的匯注,進而成為百川之王。因包容、接納而成其大。
 
所以聖人想要居於人民之上,言語必定要謙卑,自稱孤、寡或不穀;想要在人民之前成為領導者,必須懂得處處退讓,不與人爭,把自己放在人民之後。
 
為政者有此修為認知,那麼,雖然位高權重,人民卻不感到有負擔,雖然在人民之前領導,人民不但不認為有妨害,更能從心服膺。所以天下人都樂於愛戴他而不厭棄他。
 
這就是因為他不和任何人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爭得過他。
 
老子在此章中所講的「處下」、「不爭」的人生哲學,不只是修身、處世之道,更是為政領導者該有的認知,
 
唯有懂得「處下退讓」的道理,才能真正獲得人民的尊敬與愛戴,也才能開創出一個祥和的社會、國家。
 
從大的社會、國家縮而至個人,其實人與人的相處互動中要如何才能獲得他人的尊敬,也就是這個「處下退讓」的修行而已。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