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常有人說儒家用小恩小惠來拉攏百姓。實際上,儒家雖然講過對人民要施以恩惠,但並不是講小恩小惠。例如,《論語.雍也》記載:“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孔子認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者,就是聖人。這裏講的是“民”“眾”。對於民眾能夠博施,就是大德,不是小惠。孔子講的“德治”,孟子講的“仁政”,都是屬於大德的範圍。

《孟子.離婁下》載:“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樑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子產任鄭國相時,溱、洧是兩條河。由於沒有橋樑,人民不能過河。子產用自己的馬車放在河中,讓百姓過河。可謂方便群眾。孟子認為這種做法只能叫做“惠”,即給一些人民帶來好處,還不能叫做善於“為政”。為什麼呢?朱熹註這句話時說:“惠,謂私恩小利。政,則有公平正大之體,綱紀法度之施焉。”(《四書集註.孟子.離婁下》)

為政需要法度,對於全體人民都能帶來好處。他的馬車有限,需要渡河的地方很多,不能根本解決群眾的普遍問題。周曆比夏曆早兩個月,周曆十二月即夏曆十月。周朝規定每歲十一月修築小橋,十二月修大橋。這是農忙以後的時間,讓農民修築橋樑,解決群眾的過河問題。這也是為政的一項工作。這件事情做好了,就不必用自己的馬車放在河裏當橋用。

孟子又說,如果政治做好了,出門的時候讓百姓避開也是可以的。怎麼能讓每一個人都感到方便?所以說如果當政者要使每個人都方便的話,你的時間就不夠用了。

對於這一句話,朱熹是這麼註的:“言每人皆欲致私恩以悅其意,則人多日少,亦不足於用矣。諸葛武侯嘗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得孟子之意矣。”(同上)為政如果沒有法度,規則,誰來要求什麼,就答應什麼,對這個人有了私恩,他高興了,原則喪失了。這樣做,老實人吃虧,愛哭的小孩多吃奶,愛吵的人佔便宜。不能出以公心,不能主持公道,不能“平其政”,不能公平地處理與群眾有關的所有事情,就不能樹立當政者的威信。

總之,儒家主張行大德,忌行小惠。這是君子之道。行小惠者,是小人之道。在一個領導班子中,常有這樣的人,凡是群眾提出看法,他都表示同意,凡是有人提出要求,他都表示同情、支持。群眾感覺他是一個好人。而在會上討論的結論,他也表示同意,沒有意見。就是不願意向群眾作出解釋。領導討論誰的事,他就向當事者透露,以此討好別人。時間長了,他的威信也就下降了。這是小聰明,口頭施小惠,終究成不了大事。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