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慧能,常在夜半三更時分之際,進入五祖弘忍室,接受師父心傳,並為自己說『金剛經』,六祖慧能在大悟後曾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搖動;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意思指凡事當以平常心視之,而此「平常心」看似平常無奇,但卻得來不易,並非人人皆可得之,若非真正看得開、看得透、看得明,實在無法或很難做到。


一般人見生、老、病、死者,常會產生喜、怒、哀、樂之情,『金剛經』謂:「無所住而生其心」者,乃是教人勿一味地執著形象,莫侷限於有無,要常保一分純淨、靈明之心,不要把得失看得過重且常修煉之。


王荆公詩云:「看似平常最奇掘,成如容易最艱辛。」體悟世間人、事,總是須在萬分艱辛與努力才行。


社會多元、人生多變,你看人的優點,又往往是人的缺點;你看人的缺點,又往往是人的優點,只因人意念經常出於不自覺之中,所謂一念之間,一念之差;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佛學」注重的是心之養生,主張的心無體,卻具大用,心之養性,講求由「定」開始,求心之寂靜,作內省功夫。


「禪宗」講一切萬法均不離自性,所謂:人心是萬有的本體,並深具佛性中,「禪宗」教誨芸芸眾生,不要好高騖遠,要從日常生活中,體悟自性本心,做平凡的實際的功夫,刻意苦修求道,往往是在道的邊緣,無法深入最高就境界,


「佛家」則以救世必先救心,佛心是人性之本,自淨其心靈,光明磊落,一塵莫染,即是大慈悲菩提境界,如六祖慧能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行常清淨,何處惹塵埃。」雖有些陳義過高,不易做到,但對於徬徨迷惘的社會人心,亦可獲得清涼點醒作用;


人之劣習喜好貪婪,若不稍加以抑制,則成為大慾望升騰,本性蒙塵越厚即逐漸失落,性情異化變態之後,人的形象必然也會被扭曲成畸形,


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指慾火熾熱狂妄,必然會引火自焚,嚴重者,更可能會燎原成災,遺禍大眾,縱慾戕生,貪利害己,人間悲劇,不過都淵於此。


凡經過人生苦難的人,大都能體會或領悟得出:人終其一生,不論命如何長壽!財富如何之多!權位如何顯赫!生活如何寬裕!也只能擁有其中的一部份,永遠不能擁有所有一切;


芸芸眾生,多半是在追求物質方面的滿足,越追求越覺得不能滿足,就如同女人買衣服一般,心裡總覺得永遠少一件,人的煩惱亦是由此而生;越是文明變態的社會,每人每日追求的是常把智慧、學問用錯地方,只為人心之弱點,


於是乎,隨之而起的是重視表面、遍佈虛偽,講求欺詐,運用不實到處充斥,只為追求無厭、無盡的滿足,殊不知各種隱憂卻也隨之而起。


現代社會處處聲色犬馬,人人驕奢淫逸,不能滿足於自己的生活現狀,盡量放縱慾求而導致理性喪失,人格墮落,引發社會各種亂象、不安,製造出許許多多的問題,弄得人人不知何去何從,不知足的結果,造成社會成本損失,


人生百歲,光陰倏忽即逝,物質的富裕,不過是過眼雲煙,若知慾海無邊,煩惱無盡,以有限追無涯,不過是浪費年華,自尋痛苦,不如存悲憫之心,懸崖勒馬,則回頭是岸矣!一味放縱自己,貪婪不厭,永不知足,則必須沉淪於慾望的苦海,永不超生了!


「佛家」告誡眾生說:「若欲脫諸苦海,當觀知足;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慾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知足」,其實是有生、有滅,「常樂」則是無生、無滅。


「有變」,是無常,「不變」,是平常,在無常中,人面可皺,人生可老,而大道之本體,永無生滅,宇宙天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然而從本體之道看,卻是不變的,


所以「佛家」主張明心見性以成佛,即如神秀所言:「身為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較為實際,且容易接近理想,非莫測高深或稀奇難成,只是平常道而已,


亦即用平常心、熱忱、愛心、耐心期許與修持,則雖不能立竿見影,但在點滴潛移默化中,自有著力點,滋潤自在,佛性自彰顯。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