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孔子說:“看見善良便努力追求,好像生怕趕不上似的;遇見邪惡便趕快避開,好像唯恐將手伸到沸水裏一樣。我見過這樣的人,也聽過這樣的話。隱居避世以堅持自己的志向,按照正義行事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過這樣的話,卻沒有見過這樣的人。”

義人必是善人,義士必是正義之士。義必定與善相關,必定與惡無關。棄惡而從善,也是義舉,也是大義凜然的表現。天網恢恢,善惡有報。人類五千年歷史,從某種意義言,都是因果循環輪報的歷史。人類五千年文化,從某種意義言,都是表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文化。人為何不可以為惡?即因惡報不差,尤因惡到極致,根基也就盡廢,生命也就再也不可能重生。人為何需要向善?即因善報不差,尤因善到極致,心性也就昇華,智慧也就大開,生命也就必定昇華到更高的境界與時空。

君子行義,從淺層說,是從善棄惡的正道選擇;從深層說,是順天應道、返本歸真的根本取向。“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非是一句普通的寄語,而是關係生死存亡的至理。

沈炳垣曾經作過縣令,有一次因公赴省,當時有一偷盜案的囚犯不肯承認所犯罪行,太守讓沈炳垣前去審問案件。那囚犯一見沈炳垣,大呼:“您不是曾在新陽縣任職的‘沈青天’嗎?”沈炳垣說:“是啊!”於是囚犯哭著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原來他家門前堆著一堆稻草,不知什麼人將一摺匣藏在裏面,現在官府要判他搶劫罪,以摺匣作為證據,按法當處死。囚犯辯白說,如果東西真是自己搶的,怎麼會放到自家門外的草堆中呢?

沈炳垣經過多番研訊,知道這是樁冤案,於是告訴太守,希望為此人昭雪。太守也知道這人冤枉,但說原來的審訊官不同意,不肯出面澄清冤案。太守還威脅沈炳垣,說如果放了人而又抓不到真的盜賊,就要拿沈炳垣問罪。沈炳垣無計可施,從此沒有再參與這個案件。一年後的某天,有僕人從外面回來告訴沈炳垣,說那個偷摺匣的囚犯今天中午被處決了。沈炳垣震驚痛心不已。第二天他才知道,那個冤枉此囚犯的問案官也在昨天中午準備吃午飯時,突然站起身來大喊大叫,再一頭栽倒在地上暴斃。

囚犯冤死,雖然失掉塵世的性命,卻不必在另一時空再遭惡報。問案官之所以不明不白暴斃,惟因他冤殺無辜,必被上天清算。太守只知邀功請賞,對冤案聽之任之,惡報雖沒立即到來,卻也不會輕報。倘若沈炳垣能夠努力昭雪,從而免人一死,那便積下大德。“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孔子苦語,實為傳遞天語。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