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儒學鼻祖。他打破“學在官府”的傳統,創立私學,且招收對象不論貧富貴賤,“有教無類”。五十歲後,孔子曾任魯國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因在政治鬥爭中失敗,流亡國外。晚年回國,整理《詩》、《書》、《禮》、《記》、《易》、《春秋》等古代典籍,直到去世。

讀書不是最重要的事

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人把讀書看成了最重要的事,一個孩子從四、五歲上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畢業,父母對他或她的要求都是“好好學習”,只要成績好,其他方面一概從寬,所以很多孩子念到高中畢業,連一雙襪子都沒有洗過。

孔子對學習的看法不一樣,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即“悌”,敬愛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家裏能夠孝敬父母,在外面能夠敬待朋友,對其他人能夠秉持一顆好心,友善對待,主動跟品行好的的人交往,如果還有多餘的精力,再來讀書學習。這意思是說,先學習做人,再學習知識。做人方面沒學好,一味學習知識,就是本末倒置了。

一位作家曾說,一個人一輩子能把身邊七八個人的關係處理好,一生的幸福就有保障了。這七八個人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兒,或關係最密切的人,如朋友、上司、同事、下屬。意思就是說,只要把圈子內極少數人的關係處理好,必然事業順利,生活和美;反之,絕大多數煩惱、痛苦都是身邊人帶來的,其原因是沒有把關係理順。關係沒有理順的原因是做人功夫沒有學好。難怪有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孔子的“入則孝,出則弟”,其意也是要把身邊幾個人的關係搞好。應該如何做呢?我們不妨看一個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公明宣在他門下學習,三年沒有摸過書本。曾子說:“你在我家裏,三年不學習,為什麼?”

公明宣說:“我哪敢不學習?我看見老師在家裏,只要有長輩在,連牛馬也沒有訓斥過,我很想學習您對待長輩的態度,可惜還沒有學好。我看見老師接待賓客,始終謹慎謙虛,從來沒有鬆懈過。我很想學習您對待朋友的態度,可惜還沒有學好。我看見老師在朝廷辦公事,對下屬的要求很嚴格,但從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我很想學習您對待下屬的態度,可惜還沒有學好。”

曾子離開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說:“我不如你。我只會讀書罷了!”

曾子說自己“只會讀書”,無疑是自謙。從他的表現看,無疑做到了“入則孝,出則弟”六個字。

能夠處理好身邊人的關係,生活會過得比較舒服,但對一個有志向的人來說,這還不夠。孔子又進而說“泛愛眾,而親仁”。

“泛愛眾”不僅是一種道德修養,也是一種做人智慧。西方成功學中有一句名言:你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你。

有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故事:某人開車來到一座城市,問一個加油站的工人:“你們這個城市的人友善嗎?”加油站的工人反問:“你們那個城市的人友善嗎?”某人說:“不!他們冷漠自私,糟糕透了。”加油站的工人冷淡地說:“我們這兒的人也一樣。”過了一會兒,又一個人開車來到加油站,問這個工人同樣的問題。加油站工人還是問他:“你們那個城市的人友善嗎?”那人說:“是的!他們真誠友善、熱情大度。”加油站工人微笑著說:“我們這兒的人也一樣。”俗話說:好心換好心。一個人“不”愛眾,得到的無疑是冷漠自私、糟糕透了的對待;一個人“泛愛眾”,就能得到真誠友善、熱情大度的對待。

“而親仁”的意思是跟好人交往。這是最好的學習。孔子說:“與君子遊,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小人遊,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經常跟有學問的人交往,久之就多了幾分書香氣,經常跟善良的人交往,久之就多了幾分慈悲之心。相反,經常跟懶惰不負責任的人打交道,久之會變得懈怠起來,經常跟小流氓打交道,打架的機會就多起來。所以說,跟一個好人交往一天,勝過讀一本好書。

 

 

引用 : http://blog.xuite.net/wenshengxi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歡喜自在的~黎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